纽约抗疫日记:兵临城下-深度-知识分子

纽约抗疫日记:兵临城下

2020/03/19
导读
从今天开始,《知识分子》将陆续推出纽约抗疫日记,方便华人读者了解这座城市的情况。

Jietu20200319-131447

JaxsonD / CC BY-SA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编者按:纽约州是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州之一。据英国《卫报》报道,截至3月18日,在美国本土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7698人,其中纽约州达2495人,是排名第二的华盛顿州的2倍还多。纽约市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则为1871例,死亡人数11人。3月7日和3月12日,纽约州和纽约市先后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在纽约,居住着超过57万华裔,纽约的疫情备受关注。从今天开始,《知识分子》将陆续推出纽约抗疫日记,方便华人读者了解这座城市的情况。作者Dr. Lee是一位在纽约的华人医生。

撰文 | Dr. Lee

●        ●        





三月十日。星期二。
 
今天是本周夜班的第三天,傍晚开车离开家的时候,一轮硕大的满月悬挂在哈德逊河的尽头。在这川流不息的街上,不知有多少人注意到了它。

纽约的空气,从上周四骤然紧张。尽管美国是第一批对中国关上大门的国家,却未见得在两个月时间窗内作了半点准备。这好景不长,病毒从韩国,日本,到意大利,现在终于来到了美国。

纽约州的第一例病人,是家住威彻斯特郡的一名律师,在中央车站附近的事务所上班。虽然没有中国旅游史,但他的行程也是非常活跃。在潜伏期间,多次参加了犹太教堂的活动。在其被确诊前后,相继有一百多人因为他而被感染,在犹太社区内造成了大面积爆发。我家附近的犹太社区,离威彻斯特郡只有一箭之遥。而他女儿上学的高中,离我家步行不过十分钟。他们全家相继确诊后,高中已经宣告停课。

官员们在电视上说,这疫情一旦开始,可能会一直持续到九月。九月还停不了?那可是到了下一个流感季了。

我家女儿上的幼儿园,园长也是位意大利裔的犹太人。昨晚收到邮件,被告知园长可能接触了疑似感染者,现在已经接受筛查,还在等结果,幼儿园已经在周末进行了深度消毒。想到上周五,园长还来到女儿的班上做活动,不禁脊背发凉。跟太太商量后, 决定不再送女儿去幼儿园。
 
医院的气氛,也是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阵势。自从宣布了首例,也就意味着更多的病例只是时间问题。上周五开始,我们医院收紧了所有N95口罩的供应。以前是随用随拿,现在变成了特事特供,只能用于新冠患者的治疗。上个周末,急诊接二连三的突然出现了疑似病例,还好后来证明,都是虚惊一场。

一直到这周, 纽约的检测能力都是龟速。新闻发布会上说已经引进了私营检测机构,但市卫生部门也说了,整个纽约市卫生局,只有两个试剂盒,每天能检测60人。据说每个试剂盒能做600次的PCR。但PCR试剂是有损耗的,用点引物,加点原料,瓶盖上再沾一点,能做500个就不错了。在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已经公布了两个月之后,韩国已经能达到每天一万次筛查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执生物技术牛耳的国家,居然是这么一个水平,实在匪夷所思。

今日的局面,也要拜之前CDC和FDA相互之间的口水仗,以及CDC所生产的对照组没有对照作用的试剂盒。所以现在表面上看,确诊人数增长平缓。这背后的原因,无非是检测条件所限,远非反映真实水平。

根据之前的计划,一旦医院出现疑似病例,我就搬出家去住酒店。虽然自己被感染的机率很小,但毕竟是个未知的病毒。家里面有个粘人的女儿,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她的风险,只好自己找一些麻烦。所以当昨晚去医院交班,得知我们医院急诊又来了两个疑似患者的时候,我就顺手定了医院附近的酒店。

前天的股市,跌出来美股历史上最大的跌幅,一场百年一遇的灾难,正在上演。
 
三月十一日。星期三。
 
这几天的新闻里全是数字。国内形势一片大好,全国新增确诊人数才区区25例,而且包括境外输入病例。这个数字,甚至低于纽约市一天的新增病例。而美国的情况是愈发恶化。昨天的股市,又跌出来一千多点,正式进入技术性熊市。美国的新冠确诊病例,也正式破千。

我几乎已经失去了对追求数字的兴趣。对旁观者而言,这是个数字。对我而言,他们都是病人。我们医院这两天平均能收4到6个患者。三天前,我收到了第一例确诊患者,是一名50多岁的男性,没有既往史,没有旅游史,没有基础疾病,不吸烟,不饮酒。来到急诊的时候呼吸衰竭,直接插管上呼吸机,送进了ICU。今天实验室打电话来,通知新冠病毒COVID-19阳性。他的胸片我看过,双肺广泛浸润。再加上病情进展迅速,这个结果一点也不意外。

但大部分的病人,却是一些鹤唳风声。一些只是咳嗽,甚至一些只是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现在也需要排除新冠。今天最后看的两个病人,都是主诉发热,肌肉酸痛。要放在平时,这就是典型流感症状,做一个鼻咽拭子,流感病毒阳性给达菲,阴性给泰诺,是在普通急诊能够迅速解决的。现在的程序却是,首先上三级防护,再送全套呼吸道病毒检测。最后结果回来,乙型流感阳性,绕了一大圈,殊途同归。

第一波的新冠病人,即使是年轻人,还可以走正常程序住院。要等到疫情后期,住院的门槛会越来越高。听说现在的意大利,已经在指南里面推荐了战时流程,根据病人的治疗价值进行抉择。如果起病前身强力壮,又是家里面的顶梁柱,可能还有抢救价值。如果来自养老院,又有各种基础疾病,就会被认为治疗价值不大。意大利的整个医疗体系,已经在超负荷的运行。在罗马发生的事情,会不会在纽约重演,这个可能性正在上升。

昨天在急诊碰见一个老医生,他告诉我,他爷爷当年在佛罗伦萨上医学院时,学校里面的老教授就告诉他,传染病里面,细菌好对付,病毒不好对付。你看肺炎链球菌,过了几十年还是肺炎链球菌。冠状病毒,却是按下葫芦浮起瓢。现在网上有人说,是中国人带来了病毒。其实过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才是病毒的罪魁祸首。

可惜不是每个人都是明白人。特朗普在从印度回美的第一场发布会上,表示刚听说原来美国流感每年死亡人数在2万到6万之间。而当时美国的新冠感染人数才15个,和流感相比不值一提。于是夸下海口,说这15个病例,很快会下降,不久便清零,大家不要紧张。

可是,这等好事并未发生。
 
三月十二日。星期四。
 
今天纽约的感染人数翻了一番,达到60多人。但由于检测条件的滞后,送检样本反馈时间长达72小时,这个数字其实只能反映三天前的水平。从目前急诊的情况看,感染人数远高于确诊人数。

目前美国政府的反应堪称官僚主义典型,应对不断增长的疫情,回应口径分别是:"There is nothing“, ”There might be something, but we should do nothing", 后面的剧本会不会是"we should've done something, but there is nothing we can do"?

中国的覆辙,美国依次重蹈了一遍。

首先是对事实的无视和隐瞒。尽管美国没有吹哨人,但当疫情初起的时候,没有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同样的剧情再次上演。首先出现的几十例病例,在两三周左右的时间内增长缓慢。这其实是疫情防控的黄金时点,却由于几乎同样的原因被忽视。在武汉, 确诊新冠需要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而其实一月初时,社区流行已经兴起,大部分患者并无暴露史,因而无法确诊。而在美国,CDC的诊断标准包括中国,韩国等高危国家旅游史。而在三月初,大量本土感染因为此项标准而被漏诊。

然后是检验能力不足。由于对新冠病毒的检测,对实验室的生物防护要求较高,两国在初期都经历了检验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武汉,由于每天在定点医院才能领到200个试剂盒,许多患者不得不深夜排队,即使CT已显示明显肺炎,但没有确诊就无法入院。在美国,CDC早期大权独揽,只允许其所在实验室进行检测。后来虽然下放了权力,却出现了试剂盒乌龙,导致对照组不可靠。问题一直拖到今天,还没有妥善解决。一些学校和机构刚被FDA授权,就发现不同实验室居然给出了相反的结果。

再次是院内交叉感染。疫情初期,面对汹涌而来的患者,许多武汉医院已经无法完成收治,轻症患者只能自行回家,每日返回医院打吊针。这往返的路上,居家期间,都是潜在的病毒传播源。而我们医院今天,也有这样类似的患者,没有遵嘱居家隔离,却自行前往呼吸科门诊。造成整个楼层封锁,深度清洁后方才放行。湖北疫情的转折点是方舱医院的使用,对所有临床诊断患者应收尽收,彻底切断了传播链。

现在最大的问题,应该是医用防护用品不足。还记得在武汉疫情初期,当地医护人员由于物资缺乏,不得不向全世界募捐,全世界的华人团体,几乎买光了所有的口罩和防护服,寄到武汉。现在病毒来到了美国,CDC猛然惊醒,发现已经没有了防护设备,甚至连口罩都紧缺,据说缺口达99%。纽约的各家医院,已经收紧了口罩供应,而防护服?全美国只能使用一次性塑料袍,整个头颈和背部都暴露在外。看着新闻里面的中国和意大利医生全副武装,各个医生护士工会对目前的防护等级也是颇有意见。

如果医院内的防护措施无法到位,下一步的可能就是随之而来的医护感染。武汉疫情初期,当地医护人员有超过两千人被感染。而在意大利,医护感染率也曾高达20%。同样的情况,正发生在美国。新泽西的第一例感染者,就是一名华裔医护人员,在治疗威彻斯特病人时不幸被感染。医护人员感染以后,无症状者会造成病毒在医院内传播以及病人之间传播,有症状者病倒后,就是损失了宝贵的有生力量。没有一个国家会有能力像中国那样,举全国之力支援一个城市。而届时这个缺口怎么补,会对各州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逆流而上,道阻且长。



参与讨论
1 条评论
评论
  • 2020/03/19

    美国一样有吹哨者,8个星期前华裔女传染病医生已经开始检测到有社区感染了,但CDC以不合规范禁止她测试,但CDC自己却不去测试

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