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 “SCI至上”: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对发论文-深度-知识分子

破除 “SCI至上”: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对发论文

2020/03/10
导读
SCI不能神化也不能抛弃,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才更为重要导 读对SCI不能盲目一刀切,在找到更科学有效的客观量

SCI不能神化也不能抛弃,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才更为重要



导 读

对SCI不能盲目一刀切,在找到更科学有效的客观量化工具前,我们要逐步地建立包括SCI在内的“激励科研创新,弘扬科学伦理,公平公正可行”的新综合评价体系。


任何改革都要做好“破”和“立”。敢于“破”是大勇,而做好“立”则需通盘考虑,仔细比较论证。要建立科学、公平、公正的科研评价体系,“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亦需如此。


我们都是没有任何学术背景的普通人家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至今还工作在科研教学一线。我们希望结合自身多年国内培养教育和海外求学与科研经历,以及目前国内外在科研、教学、管理和同行评议等方面的做法,诚恳地谈一谈对中国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看法



撰文 | 程雪梅(美国布林茅尔学院)
         戴俊彪(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责编 | 叶水送

●      ●      


NO.1
我是标题


SCI工具为"SCI至上"主义背上黑锅

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中文名为《科学引文索引》,在中国被作为科研的一个客观量化评价工具是历史的产物,它不是万能的,也不应该是唯一的评价工具,更不应该是“至上”的。但我们也要小心,"SCI至上"主义者的错,不能让SCI这个中性的科研工具来背锅。

1961年,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创办了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其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光盘版以及联机数据库,现在还发行了Web版数据库。ISI通过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更新,从而做到SCI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世界上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40多年来,SCI数据库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大型数据库,被列在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SCI,EI,CA,SA,AJ/РЖ,JST)和三大检索工具(SCI,EI,ISTP)之首[1]。

论文发表的过程,如同“过五关斩六将”,图片来自genomicenterprise.com

事实上,发表一篇SCI论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2]。从课题设计、数据收集、论文写作、同行评议到最后发表校对,往往需要几年的时间。正是因为发表过程艰难,必须通过严格的同行评议,所以SCI论文的发表,一般能够较好的反映出论文作者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从而使得SCI论文可以作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标准。当然,SCI收录期刊众多,难免出现良莠不齐或被特有用心的人利用,因此在评价时需对论文所发表的期刊有所甄别。

NO.1
我是标题


SCI进入中国后,被推上了“神位”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高校科研体系摆脱由行政部门官员决定科研水平高低以及经费划拨的旧体制后,刚刚起步的同行评审又面临“学术圈子非常小,评审不够严谨,主观性太强”等局限[4]。SCI作为一种客观的、相对公平的量化指标被引进中国,作为衡量科研人员水平的评价方法,这是对建立科学、公平、公正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初步尝试,在当时是一种勇敢而明智的进步,“对于引导国内学者在全球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提升中国科研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接轨国际前沿科技,在当时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4]

如果启用先进的考核举措、但长期一成不变,甚至演变成“至上”的法宝和单一的指挥棒,最终都会物极必反,弊大于利,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目前,科研领域某些人员过度追求SCI相关指标,导致“SCI至上”或“唯SCI”的扭曲现象并不能说明SCI这个中性科研工具的原罪,而是因为没有与时俱进地优化和合理限制SCI这个客观量化工具在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

教育部和科技部最近发布的文件


最近,“为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 SCI 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 SCI 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鼓励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响应“社会各界对破除论文'SCI至上'、优化学术生态的呼声”[5],教育部、科技部相继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随即教育部和科技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的提问,强调“破除'至上',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对发表论文。”[6]

NO.1
我是标题


矫枉不能过正,还应警惕“唯头衔”、“拼爹”

SCI作为高校科研水平评价工具中的一种,它是客观且可能用于合理量化的,在没有建立或寻找到更合适的客观评价体系之前应该保留,作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新综合评价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盲目一刀切。

这就好像高考分数作为高校学生的选拔机制不是最理想的,却是现有可能实施的选拔机制中相对最科学公平的。没有了高考,寒门恐再难出贵子。现阶段匆匆地完全摒弃SCI,科研领域恐将面临滑向“任人唯亲”或“外行盲目指挥内行”深渊的风险。大家想象一下“唯头衔论”与“唯SCI”、“拼爹”与“拼论文”相比,谁更可能会导致更大的恶果。

中国科研评议的现状也并不是真的“唯论文”、“唯SCI”。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面上项目评议要点为例,项目评议所给出综合评价等级、资助与否的意见中,评优的参考标准为:“创新性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研究目标明确......”等。在国内高校对科研人员,包括最近几年开展的、轰轰烈烈的tenure制度(终身教职),以及教育部对高校的评估及各类奖励的评估中,我们并没有找到符合“唯论文”、“唯SCI”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唯论文”或“唯SCI”乱象可能是政策执行简单化、功利化导致的问题。

SCI论文尤其是高质量的SCI论文,无疑是对科研人员,科研单位创新性和国际影响力的客观佐证材料。这一点目前在国内国外都是一样的。

NO.1
我是标题


新的综合评价体系如何建立

科学、公平、公正地评价学术水平是复杂的,艰难的,不可能完美。首先什么样的评价体系才能称得上“科学、公平、公平”呢?我们觉得至少要符合以下三个原则:激励科研创新、弘扬科学伦理、公平公正可行。

激励科研创新方面。通过“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对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应分别建立各有侧重的评价路径”[5],兼顾论文客观定量考核和学术同行的主观定性评议的综合学术评价。这一点两部的文件中的第3-8条都有相关的说明,我们就不再赘述,只希望提醒以下两点:1)要在国家资助的基金项目中预留一定比例的资金渠道支持和鼓励科研人员,挑战周期长、高风险、但对人类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课题。这种项目的评议可通过完善“学术同行评价”来实现,如在美国NSF某些项目的学术同行评议时,在几个项目都满足被资助条件的基本前提下,NSF项目主任会要求参评人列出“high risk with high impact”的项目并在政策许可范围内给予优先考虑,因为这类项目申请更难从其他的基金渠道(DOD、DOE 或非政府基金)获得资助;2)在科研人员职称评定中也要避免短期频繁考核,否则不仅干扰一线科研人员的工作安排,而且有可能助长科研上急功近利的行为。

弘扬科学伦理方面。符合科学伦理的科研首先应该是造福人类,而不是危害人类安全或严重不可逆破坏生态环境的;应该是利国利民,而不是滥用纳税人的钱谋私利,误导伤害民众甚至危害国家的;应该是诚实守信,而不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恶意欺骗或不讲信用。建立弘扬科学伦理的评价体系可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建设:1)要通过纳入对推动全民科普,影响中小学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改善人民生活,维护国家安全等“更广泛影响力”(broader impacts)的评估,从而指导性地鼓励遵循弘扬科学伦理的科研计划和科研活动;2)要严格执行学术同行评议中的“利益相关方专家回避原则”[5],严格规范涉及科学伦理的科研立项审批制度,严格监督科研活动中的安全管理,严厉查处科研成果产业化中的弄虚作假行为,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制止违反科学伦理的行为(这四点是提高科研人员职业道德和科学伦理的关键,也是建立“公平公正”的良好科研生态环境的基础);3)考虑非同行的无量化叙述性评议时需谨慎,应建立更多有关科学伦理的监督途径,如美国的一些高校的终身教授(tenure promotion)评审环节中有征集近五年来教过的学生自愿提供推荐信这一环节,但推荐信的客观性让人非议,我们应谨慎地将其纳入评价体系,虽然它也许对评审过程及结果影响很小。

公平公正可行方面。为了实现评价体系的“公平公正”,可采用两部文件中提出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对科研创新和科学伦理的水平进行评价[5]。评价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客观与主观将结合的评价方式上,也要体现在“科研创新”和”科学伦理”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既要保证学术同行的科学伦理水平,又保证主观的、定性的评议得以公平公正进行的前提,包括SCI论文量、科普量、高校上课量、改进民生或国防的成果转化量等在内的客观数据,它们可为学术同行的主观定性评议提供依据,提高综合评价的可行性。

NO.1
我是标题


纠正“SCI至上”的其它举措

纠正“SCI至上”,改革和完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只是其中的一环。建立健康的科研环境,以下几个方面也密切相关,不容忽视。

加强对学术不端的处理力度和速度。建议各个学校和科研机构通过成立专门的学术道德委员会,不仅预防本研究机构可能出现的学术不端,同时对被媒体或其他各类机构曝光的学术不端问题进行独立调查,及时通报调查结果;对于证据确凿的学术不端者,视情节轻重,及时处理并公布;建议取消管理部门因教职工个人学术不端而对其所属单位在各类评比中的限制,从而消除所属单位对学术不端可能的庇护。

进一步减轻科研人员的负担。2019年3月4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联合召开“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七项行动推进会”,指出七项行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为科研减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7]。建议建立和完善科研人员诚信体系,提高对科研人员的信任度,落实科研项目申请人负责制度,简化科研项目评估流程,对青年科研人员的职业发展评估给予合理的周期,同时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建立好科研保障体系。切实提高科研工作人员的待遇,尤其是初中级人员待遇,依据实际能力及岗位需求定薪;建立完善的技术员和科研助理体系,使其与正式教职员工享受同等待遇和福利;作为良好科研训练的一部分,不建议取消对研究生发表SCI论文的要求,建议增设研究生课题指导委员会,注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同时建议提高在读研究生的淘汰率,减少不合格毕业生(尤其是“具有博士文凭的技术员”)的数量;完善博士后培养体系,去除博士后入站、出站以及两年的时限,博士后不再成为一个“学位”。

简而言之,建立科学、公正、公平的高校科研综合评价体系要达到既激励科研创新,又弘扬科学伦理的两个目标,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需要所有相关人员的耐心、包容以及有建设性的参与。

参考文献


[1]https://blog.csdn.net/Neil_Pan/article/details/51848701

[2]https://www.jianshu.com/p/8bd7f2f0a7f9

[3]http://genomicenterprise.com/blog/2010/09/03/peer-review-of-articles-in-science-politically-correct/

[4]李志民:SCI崇拜 别把中国科研带偏了,2019-12-09 中国青年报

https://www.edu.cn/rd/special_topic/zbwjt/201912/t20191209_1697673.shtml

[5]教育部、科技部于2020年2月20日印发的文件《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

[6]https://mp.weixin.qq.com/s/fR6UgQj0wYupgqWapUsFwg

[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7084050945931132&wfr=spider&for=pc


作者简介

程雪梅 博士199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强化部物理学专业,2000年获南京大学微电子学与固态电子学硕士,2006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凝聚态物理博士。在美国能源部阿冈国家实验室从事三年博士后研究后,2009年任教布林茅尔学院(Bryn Mawr College)物理系至今,从事纳米材料及自旋电子学研究。

戴俊彪 博士199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强化部生物学专业,2000年获清华大学细胞生物学硕士,2006年获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分子、细胞与遗传学博士。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入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7年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领导团队从事合成生物学及表观遗传学研究。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