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相识人、爱憎分明,这鸟不简单-深度-知识分子

看相识人、爱憎分明,这鸟不简单

2019/11/22
导读
聪明的“性情中鸦”

乌鸦在人类文化中有许多传说,本书讲述了众多乌鸦的逸闻趣事(偷盗香烟、踩着木板乘风冲浪、与猫狗嬉戏、滑雪),同时从科学的角度做出了解释。这本书会彻底改变读者对乌鸦的看法,使他们惊喜地发现乌鸦不仅聪明,而且是种古怪精灵、有情有义,让人永远琢磨不透的鸟。 

聪明的“性情中鸦”

书评 | 大婷


在我的印象里,乌鸦是一种聪明又很孝顺的动物。在小学学过一则伊索寓言,乌鸦会衔石子去喝瓶子里的水;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但是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自己对鸦科动物实在是知之甚少。它们的行为是如此有趣,大脑及其运作方式与人类如此相像,不得不说,乌鸦是一种十分聪明的动物。

在本书的第一章,讲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研究人员把一小筐食物放进一个透明垂直的圆筒中,并在旁边放了一根电线,来测试一只来自新喀里多尼亚名叫贝蒂的乌鸦能否想法子吃到圆筒里的食物。聪明的贝蒂在电线的一端折了一个弯,做出了一个钩子。然后,它衔住电线的另一端,将钩子伸进圆筒中,巧妙地将食物从圆筒里吊了出来,就像人们从井底拉起一桶水似的。

这个故事听起来像是乌鸦喝水的升级版,但事实上,很多看似比它更高级的动物都不会制造工具,如果一只狗遇到上面这个问题,只会用爪子摇动圆筒,或者试着摇一摇圆筒的顶部,拱一拱它的底部,最后肯定无功而返,连人类的幼儿都达不到贝蒂的水平,他们可能只会在玻璃圆筒上敲敲打打,徒劳无功只能无助地哭泣。

有些人认为鸟类的行为不过是一种本能,但事实上鸟类的行为绝对不是盲目的或者机械的。鸦科鸟类不仅会制造工具,还能够理解因果关系。这是因为乌鸦的大脑非常复杂,脑部的各个部位相互联系,并联合起来执行各种高级的功能。

我们都知道鹦鹉会学人说话,其实会说话的乌鸦也不在少数。鸦科鸟类是著名的聪明动物,能发出复杂的叫声,以表达关于危险,食物,领域,身份,位置和情绪等各种明确的信息。它们还会经常模仿自然界和人造的声音,如流动的水声,汽车喇叭声和公鸡打鸣声,甚至可以模仿人类说话。本书举了很多有趣的例子来为我们说明这一事实。

乌鸦在情感方面也与人类十分相像,也可谓“性情中鸦”。在美国西雅图,曾有人看到一只乌鸦死在路边,而周围的乌鸦像一群英勇的士兵向倒下的战友致敬一般,一只接一只地跳上路肩,注视着这只死鸟,然后继续前进,在西雅图以北一千多千米阿拉斯加的一家电脑商店的屋顶上方,也有人看到数百只乌鸦像龙卷风卷着的黑色碎片一样在空中盘旋,持续了好几分钟。因为它们的俩个兄弟刚刚在这里被电死了。

虽然我没有目睹过类似的事件,却也听说过一些关于乌鸦葬礼的轶事。其实性命攸关之时也是动物学习的重要时刻,同伴的死亡能让活着的乌鸦了解到什么是危险的场景。乌鸦聚集在死亡个体的周围,是因为搞清另一只乌鸦死亡的原因和后果对于它们自己的生存非常重要吧。

书中还提到一点:乌鸦和死亡的联系遍及人类文化。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乌鸦的存在或乌鸦的行为预示着人类的伤亡。事实上,鸦科鸟类遍布人类的各种文化。人类的语言,艺术,宗教和认知方式都受到了人们和乌鸦等鸟类交往历史的影响和改变。鸦科鸟类或者被用来象征死亡,或者体现了强大的精神,或者起到了引导、启发和通知的作用。总之,它们的各种属性也印在了人类的大脑中,影响着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

令我吃惊的一点是:乌鸦可以看相识人,且持续时间极长,甚至会通过某种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其他乌鸦。乌鸦的报复心极重,却也爱憎分明。如果你对它们好,它们是不会无缘无故攻击你的,还会记住你的好处。

读完这本书,我了解到了乌鸦是一种聪明且善于把握机会的鸟,它们具有很强的学习、社交和联想能力。乌鸦虽然看上去长得普通,却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动物,它们具有的能力远比我们现在了解到的要多。鸦科鸟类和人类的大脑都很令人印象深刻它们使长寿的,社会性的,适应性强的动物能够以类似的方式解决问题。尽管大脑结构不同,但鸟类大脑仍具有许多我们自认为人类大脑独有的属性。

抛开这篇文章关于乌鸦的科学知识,本文也有不少关于乌鸦与人类相处的奇闻趣事,有趣且令人印象深刻,让我也想有一个和乌鸦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和它们交朋友呢!


鸟类的世界高深莫测

书评 | Catherine Wang


在我曾经居住的小区有一块大草坪,日照充足,来往走动的居民也少,不受打扰,因而特别受一种叫黑额面雁的喜爱。他们一群20来只,每天早晚各一次,准时会降落在这片草坪上歇脚,进食。每每观察它们,就会发现这批雁是分批分次进食休息的,大家几乎面朝一处,一旦有生人靠近,便会有岗哨发出叫声提醒。待到生人的距离已经超出了它们认为的安全范围之后,“岗哨雁”便会急促连续叫几声,然后大家一齐抬头,不出三下便会集体起飞。整齐划一的模样,像极了行军列队。当然有时也有例外,如果旁人只是路过,目不斜视,不对他们行“注目礼”,那么黑额面雁们便不会理睬,继续低头进食。这让我不禁好奇,它们那纤细修长的脖颈上顶着的小脑袋,究竟进行过多少思考和判断,对于安危情况的评估,究竟是怎样的过程,仔细想来,真是十分神奇。


因此年初看到了“赛先生”公众号的新书推介,一眼被《乌鸦传奇》吸引并有幸被选中参与新书试读,花了四周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用时一月并非是它情节难读,恰恰相反,因为每一章都很生动有趣,奇闻逸事和科学原理普及相穿插,所以让人不想错过每一个小细节。

最令我印象深刻并且感到惊奇的是“语言大师”这一章。众多故事中有一个名叫做“乔”的健谈的乌鸦,学会了如何和主人鲍勃说你好,并且在被送往丹佛动物园之后,缄默了几年,直到鲍勃再次出现,乔竟然熟练地依旧向往日一样对鲍勃问好。很显然,这里的乔有面部辨识的能力,语言能力和记忆力,而这三样能力被一个体型娇小的乌鸦所具备着实让人意外。 


在未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像乌鸦一样的鸟类和“有灵性”是完全没有关系的,我想一则是因为乌鸦和我从没有生动的眼神交互,二则也是因为我无法理解他们看似杂乱无章甚至有些笨拙的忙碌。从小受到的社会教育就告诉我们,乌鸦叫声不悦耳,样貌丑陋,生性贪婪,作派残忍,会带来厄运,仿佛这只鸟身上永远携带着无限的邪恶力量。然而我相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在生活中对于乌鸦进行细致观察之后,会发现他们的言行和传言中的并不相符因而产生困惑。

比如曾经在我常去的教学楼下,经常就会有一些渡鸦来访。起初,由于刻板的印象而产生的偏见,我对于渡鸦唯恐避之不及,生怕被带来霉运。然而经过长时间的相处,我发现自己平静安稳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它们的影响,甚至有几次心情不佳的时候,我从窗外望去观察他们,那油亮乌黑的羽毛在阳光的照耀下让它们看起来格外精神,让人看了也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与美好,因而也受到了启发,获得了积极生活的动力。

我承认,我始终是觉得乌鸦长相有些凶狠,但是不妨碍我认可它们独特的美。尤其是好几次我发现它们几只成群,三两只吃食,一只望风,看上去有策略有分工,井然有序,并且在发现观察者之后,能迅速沟通集体撤离,并且在时机合适的时候返回继续完成未竟之事,我就觉得这鸟也许不那么简单。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穿插了很多关于乌鸦的科普介绍,比如它们拥有发达的前脑,独特的呼吸系统和气管构造,强大的听力以及其强大的听力修复能力,从科学的角度揭示了乌鸦惊人的学习和语言能力从何而来。
 
在阅读这本《乌鸦传奇》的同时,我也在读另一本和鸟类研究相关的书籍——《美的进化》,由美国耶鲁大学的鸟类学教授理查德·O.普鲁姆撰写。书中介绍了好些有趣鸟类的进化历程、求偶方式、生存故事、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等等,在这里也想提一下,作为一个推荐。这两本书一同阅读,让人感受到鸟类的世界着实是高深莫测,纷繁复杂,我们活在不同的体系里,虽然常有接触,但是距离真正的互相了解和理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真真是需要带着一颗虚心好奇的态度去观察认识这个世界!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赛先生》微信公众号创刊于2014年7月,创始人为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成为国内首个由知名科学家创办并担任主编的科学传播新媒体平台,共同致力于让科学文化在中国本土扎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