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新书,“颜值担当的封面”上有个bug!

▲ 编辑部票选“颜值担当的封面”


恭喜以上获选图书
以下是9月新书合集
(小赛需要一位泡利那样的“毒舌”搭档,欢迎后台留言自荐)
9月科学新书
排名不分先后
《140亿年宇宙演化全史》
内容简介
“BBC新一代思想家”入选者亲身游历萨迦中北欧风起云涌的山河大地,揭开隐藏在北欧传奇故事中的历史真实。以独特的切入点将北欧历史娓娓道来,填补国内北欧历史类图书的空白。
小赛:感觉非常文艺范,配首(半)同名歌〜
《超凡:我们的身心极致及天赋的科学》
《超级思维》
“超级思维”一词的意思是“多种个体思维形成的强大组合”。《超级思维》要讲述的正是超级思维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发展历程。我们会看到人类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类超级思维的历史,也就是以群体(比如层级制、社群、市场和民主制)为单位的人,如何完成了仅凭一己之力绝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创新的空间——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符号侦探》
《花园词典》
《猫头鹰的秘密生活》
内容简介
一位博物学家探索森林,去了解猫头鹰的秘密生活。这些鸟有点神秘,而这也正是它们如此迷人的原因。作者卡尔韦在探索有关人与动物的联系、人们对猫头鹰的痴迷,以及猫头鹰的栖息地、叫声、社会行为和神话等问题时,将科学变得既有趣又容易理解。让我们随着卡尔韦一起,走进猫头鹰的世界,去观察猫头鹰和它们背后的鸟类科学,探索深夜里的密林深处。
小赛:你收到了它们送来的信吗?
《牛津大学终极昆虫图鉴》
昆虫有着惊人的复杂性,却体型太小,让我们无法观察它的真正结构与形态。只有借助光学显微镜和照相机镜头的力量,才能揭开昆虫的隐秘世界。
使用3600万像素高清相机,在200毫米定焦镜和10 倍显微镜头下,每只昆虫被分成大约30个不同的部分进行拍摄,通过8000多张独立的局部照片,历时4周,才能合成一只昆虫的完整肖像。
内容简介
作为经验丰富的机长,作者解开了人们普遍好奇的关于航空旅行的各种秘密,并讲述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飞行故事和真实经历:你所不满的问题,哪些是航空公司应当改进的,哪些又是乘客不得不理解和接受的;何以判断飞行是否遭遇危险;航空公司运行有哪些“潜规则”;不同航空公司的服务品质和舒适度如何……从计划一次旅行,到结束航程走出航站楼,一切问题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区块链新时代:赋能金融场景》
内容简介
本书从区块链技术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知识入手,分别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贷款技术、证券交易、资产管理、供应链金融、票据业务、财产权登记、大宗商品交易、保险领域、跨境支付、征信行业和数字货币这11个金融场景中的应用,在分析各金融场景目前面临的困境和难点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论证了区块链技术对其带来的优势和改进,以案例的形式展现了区块链技术在该金融场景中的应用,并对未来区块链在该领域的应用进行展望和评述。
假如你真的租用了一台时光机FC3000 ™的时光机(大概买不起),在出发后却不幸失灵。
你被扔在了一个未知的时间中,虽然困在这里很倒霉,但是拥有这本手册(也可以说是一本诙谐的科普指南),你就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面对陌生的原始社会,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手册确认自己处在哪个历史阶段,从公元前20万年到前5万年,无论何时,跟着手册来都能让你成为人类文明主宰。
从钻木取火到发明蒸汽机、计算机,以你的名字命名元素周期表和物理定律,从时空穿越到再造人类文明,这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万物发明指南》,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进行农业生产、如何耕地、如何发明耕地所需的器具,学会辨识并了解具有不同用途各具特点的动植物,乃至学会发明蒸汽机、计算机,甚至还有基本的音乐知识……
小赛:想想有点小激动,但会不会引发“宝书”争夺战……
《悠扬的素数:二百年数学绝唱黎曼假设》
《追捕祝融星:爱因斯坦如何摧毁了一颗行星》
一颗不存在的行星,见证从牛顿力学到广义相对论的科学革命。在几个世纪的观测中,人们发现水星轨道存在轻微的扰动。这与牛顿理论所预言的行星行为有些许偏差。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于1859年提出假设:水星轨道内尚有一颗未被人们发现的行星。他还以罗马神话中火神的名字(Vulcan)为之命名(对应中文译名即“祝融星”)。但没人能证实它的存在,直到1915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体系构建完成……
《最后的数学问题》
数学是人类的发明还是发现?数学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威力从何而来?本书讲述了数学概念的演化过程,引经据典地从哲学、历史、文化角度全方位地探讨了数学的本质,揭示了数学与物质世界、与人类思维之间的微妙关系,讨论了困惑几代思想家的重大问题,讲述了数学、哲学和物理学巨匠们的生活经历与思想,是一本妙趣横生而又十分经典的数学思想史著作。
《DNA是如何发现的?一幅生命本质的探索路线图》
豌豆、果蝇、细菌和噬菌体被作为遗传研究材料,经遗传学家、化学家、医学细菌学家和物理学家各自潜心探索,一步步逼近了生命本质——DNA分子。而探索DNA分子的世界科学中心在西欧与北美间来回变迁,于是此项研究吸引来100多位世界各路杰出的英才,甚至将量子力学创立者玻尔、薛定谔等也吸引过来了,就连爱因斯坦也曾在噬菌体研究中短暂停留过。
这些人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专业背景,所以,他们显现出了各具特色的研究风格、学养乃至行事之道,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均值得我们后人借鉴和学习。本书适合于理科各学科及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的广大读者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