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薛澜:中国创新需要多元丰富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度-知识分子

专访薛澜:中国创新需要多元丰富的人才培养体系

2019/07/30
导读
中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知识生产的主力军

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了,中国准备好了吗?这场革命将给中国的人才培养带来怎样的挑战?

近日,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薛澜和“赛先生”分享了他对中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看法,并且向我们推荐了一本关于科技与创新的新书。


(图片由薛澜提供)


Q=“赛先生”特约记者 韩琨

A=薛澜


Q:去年年底,您从清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调任为苏世民书院院长。苏世民书院对于清华原有人才培养体系来说,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A:苏世民书院的主要使命是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深度的体验来加强全世界最优秀的年青人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成为中国与世界和谐发展的重要桥梁。

 

Q:同为“书院”之名,清华大学的苏世民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A:对于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了解有限,感觉其与欧美大学的书院制有些类似,是对以知识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大学院系培养结构的补充,鼓励在书院寄宿的学生在一个良好的课外生活环境中,参与各种活动,深入交流对话,涵养人格品行,形成独特的精神特质,完成一个“全人”的培养。苏世民书院的基本培养模式比较相似,但这是一个硕士项目,特别侧重领导力的培养、对中国及全球事务的深度认知和理解。


Q:从公共管理学院到苏世民书院,对于新角色和新环境,您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A:苏世民书院的研究生教育跟国际其它研究生项目相比有几个最大的不同。首先是学生入学背景的多元化程度是罕见的,我们最新毕业的135名学生来自38个国家近百所高校,学科背景从人文艺术,到社会科学,到工程科技。其次是这些学生毕业后发展取向的多元也是少见的,我们的毕业生有去企业的,有去政府或公共部门,有去社会组织的,还有要去从事学术研究读博士的。此外,我们的教授群体也来自全球各个领域。如何通过教育模式的创新,整合各方资源,满足同学们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实现项目的初衷与使命是苏世民书院面临的最大挑战。


Q:您在公开演讲及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了”。您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A: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数据和连接,通过数据来反映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和多彩多姿的人类社会的本质;通过数据流把物质、生命和网络连接在一起。


Q: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中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A:首先,中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知识生产的主力军。目前中国学者在全世界发表的英文学术论文与美国大体相当,如果把中文学术论文算上,应该是全世界最大的知识生产国。中国在知识生产质量方面的进步也非常快,高水平论文比例和引用率有大幅提高。其次,中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技术创新的试验场和加速器。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度、多元化、多层次,使得各种新兴技术都能迅速地在中国找到用武之地,并能迅速扩大应用规模,实现快速迭代。


Q:“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中国人才培养提出了怎样的新需求?在这方面,中国有什么亟待解决或者改善的问题?


A: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是多元丰富的,我们不但需要高水平的科学家、技能娴熟的程序员,也需要灵感迸发的艺术家。这样的需求只能通过一个多元丰富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来满足。但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科层化严重、多元化不够,创新性不强,社会环境不够宽容,严重地限制了中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发挥更大的作用。


薛澜教授荐书

人类创新历史长河中的一叶轻帆


按照时下流行的说法,《人类科技创新简史:欲望的力量》是一本注定要火的书!


创新在当今中国应是最为时尚的概念了,从政府大政方针到国际贸易争端,从大学生创业到股票市场盈亏,无不跟创新息息相关。但是,人类创新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在人类创新的历史上大名鼎鼎,而有些人则默默无闻?是什么因素让某些创新取得巨大成功,而另外一些创新则落得让人扼腕叹息?人类在创新的道路上经历过怎样的坎坷和惊喜?未来创新之路又会把我们带向何方?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我们可以去研读关于科技史书的典籍,也可以去查阅各类学术期刊中最新的研究成果。但在今天这样一个时间被高度压缩的时代,大多数人对此难免望而却步。而相关的史学专家们也不愿意去花费太多时间去编写一本能够吸引广大读者但内容要求准确全面书,在论文当道的今天,这似乎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而董洁林博士的这本书恰好填补了这个巨大的社会需求。


作者在系统研究创新历史的学术基础上,把传统的科技创新编年史解构,再用优美的文笔、引人入胜的故事、和严谨的学术分析按照新的体系重建,与最近十分流行的《人类简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形成的杰作恰似人类创新历史长河中的一页轻舟,让我们轻松地徜徉于人类创新的精彩华章中,饱览人类各种需求在创新过程中的满足与升华,更让我们对人类创新发展的未来有更多的期待。这本书集严谨的分析框架,精彩的历史故事,独到的视角与观点,精美的摄影与绘画于一身,成为一本让人爱不释手欲罢不忍的创新宝典。


本书的作者董洁林博士可以算是我在美国留学的师姐,她是很早就通过著名的“中美物理学联合考试和申请(CUSPEA)”项目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 1988年博士毕业后从事过科学研究工作,也曾在金融市场上驰骋风云。前些年回到国内,潜心从事创新领域的研究。她在苏州大学建立了一个创新研究中心,带领了一批年青学者和学生,用自然科学严谨的方法和态度搜集了大量的数据,建立了人类科技创新成就数据库,做出了很多有意思的研究,发表了很多重要的学术论文。她还欣然接受我们的邀请在清华大学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兼职。这本书的出版既是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说的是把前期的重要研究结果整合起来出书是很多学者的惯常做法,意料之外说的是她出版的不是典型的学术专著,而是这样一本可爱的创新外史。好在作者在本书的前言中对此给出了答案。原来作者从小既怀有成为科学家的“白玫瑰”之梦,也对成为文学家的“红玫瑰”之梦依依不舍。而今天这本人类创新史终于让作者的“红玫瑰”和“白玫瑰”汇聚圆梦。


本书的主体内容是讲述人类创新的故事。作者在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人类需求层级科技分类体系”,把科技成就分成六大类:生存/温饱,安全/健康,交流/娱乐,机动/可控,效率/利用,探索/超越。按照这六条主线,作者从两个方面开始故事的叙述。首先,作者用大量有趣的故事和精美的照片和图片给我们展现了人类发展历程中丰富多彩的创新史实,生动地再现了很多对人类创新历史有贡献的大小人物。在每条主线的分析中,作者都对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创新贡献做了特别的描述和分析。作者优美流畅的文笔和严谨的科学考证分析不但给这些历史史实赋予新的生命力,也纠正了不少坊间不实的传说。其次,作者采用结构性叙事的方法,根据作者多年的深入研究所积累起来的数据库为基础,按照前面的六条主线去透视万年科技史的结构和发展脉络、对各地区进行横向比较,并从中发现一些统计特征。同时,也对前面各章的故事进行归纳总结。这样的安排,既提供了大量鲜活的创新史料,满足了公众对创新历史了解的需求,也呈现了严谨的资料分析,给科技史专家去探讨创新历史中的各种疑团提供了空间。


本书另外一个难能可贵之处就是对科技史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并不回避,而是把这些问题指出来并给出自己鲜明的观点,例如,蔡伦造纸是中国引以为骄傲的四大发明之一,但具体的史实背后也是有争论的。其中一种观点就是作者所介绍的,在西汉时期就有了甘肃的放马滩纸和后来的西安灞桥纸,比蔡伦造纸要早了200多年。按照这种观点,蔡伦并非造纸术的原始发明者,而是造纸工艺的改进者。当然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西汉纸充其量不过是纸的雏形,从质量上来说无法跟蔡侯纸相比。本书的观点是同意西汉造纸的说法,认为蔡伦并非造纸术的原始发明者,而是造纸工艺的改进者。当然,不论持哪方意见,蔡伦造纸的案例都让我们看到,一项重大的创新是很难一蹴而就的,也许有Eureka!的一闪念,但更多的是依靠不断的渐进式创新积累而成。


另一件科学史上的公案涉及发明磁共振成像仪的达马迪安(Raymond Vahan Damadian)与美国科学家 Paul Lauterbur和英国科学家 Peter Mansfield 教授。这桩公案曾经迫使美国国家科学院去专门组织研究来分析3人的贡献。达马迪安是最早进行磁共振现象对人体研究的科学家并提出可以用磁共振成像(MRI)的方法对像肿瘤这样的软组织进行体外检测。但2003 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却授给了之后在这个方面做出了贡献的美国科学家 Paul Lauterbur和英国科学家 Peter Mansfield 教授。作者在对达马迪安表示同情的同时也潜在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科学评价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不应受到科学家本身的为人个性的影响。


作者还厘清了社会上对创新领域若干问题的误解。例如,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时,中国社交媒体上曾经有些惋惜,中国发明青蒿素没有申请专利从而遭受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但发明青蒿素的工作涉及到发现青蒿素里的蒿甲醚是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这部分是科学,不能申请专利;而如何提取有效成分蒿甲醚,以及如何把有效成分做成符合人体治疗的药物属于技术问题,可以申请专利。但青蒿素的有效成分以科学成果形式公布之后,能够开发独特的蒿甲醚提取技术并进行药品制造的厂家很多,即使对提取技术申请专利保护,其商业价值也将非常有限。


纵观全书,作者通过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精彩绝伦的人类创新历史,掩卷之余不免让人唏嘘感慨。在我们今天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多少器物和方式,其背后蕴含着多少人类智慧的结晶,有多少思想家、科学家和能工巧匠为之贡献才智,谱写了人类创新发明的壮丽画卷。而作为一名中国读者,此时很难不去想到李约瑟之问,为什么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为什么在人类创新发明的英雄榜上中国没有能够更多地做出贡献?作者在第25章和26章专门对此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结论,令人深思。我们期待,中国能够在未来的创新发展中以史为鉴,构建和完善国家创新系统,消除制度对创新的阻碍作用,用更加坚定自信的心态来回答作者最后提出的问题:中国能不能成为人类科技前沿的弄潮儿、并较稳定而长久地坚守前沿阵地?它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新方案吗?这些新方案将引起什么样的世界变革?我们拭目以待!

《人类科技创新简史:欲望的力量》

中信出版·鹦鹉螺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赛先生》微信公众号创刊于2014年7月,创始人为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成为国内首个由知名科学家创办并担任主编的科学传播新媒体平台,共同致力于让科学文化在中国本土扎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