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里的德国 | 商周专栏-深度-知识分子

镜头里的德国 | 商周专栏

2019/06/23
导读
一个村庄、一个小镇、一个城市和一个都市。

本文图片除注明外均为作者拍


 撰文 | 商周

 责编 | 夏志坚


      


旅德近二十年,回国时经常会有人问我中德之间的差距在哪里。这样的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差距”是一个带有价值判断的名词,用“差异”来描述中德之间的不同会更合适一些。


为了避免语言描述所带来的主观性,我选择用镜头来说话,尽量来呈现一个真实的德国。在这里我选择去拍摄一个村庄、一个小镇、一个城市、一个都市。这四个地点都位于德国北部的石荷州及其附近,相比于同类的德国村庄、小镇、城市和都市,它们都只是普通的一员。


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呈现一个真实的德国。至于中德之间的差异,还是留给读者自己去判断。


一个德国村庄


这里呈现的是德国石荷州Segeberg县下面的一个村庄,名字叫Sülfeld。这里有两千左右的人口,在德国算是一个较大的村庄。



村里有两条县级柏油马路,其中一条(上图)贯穿村庄连接国道和附近的一个小镇,另外一条从村里始发通向另外一个小镇。



上图是一家农场。这个村庄有六七家农场,分布在村庄的外围。农场一般都是由一家人经营,农业人口占德国总人口的2%左右。



同处在村庄外围的还有村里的运动俱乐部。上图是俱乐部的六个草坪足球场,其中一些还带有灯光。足球是这里的第一运动,村庄俱乐部有着自己各个年龄段的足球队,参加当地的联赛或杯赛。



除了足球场外,这个村庄还有一个带灯光的网球场(上图)。条件这样好的运动俱乐部不是每个村庄都有,这个村庄有是因为它是附近几个自然村的中心。



上图是村庄里的墓园,就在村子的外围。修整良好的墓园更像是一个公园。



走进村里,最醒目的便是教堂(上图)。这是一座新教教堂,有数百年的历史,以红砖为建筑材料。像大多数新教教堂一样,教堂内部朴实无华。



牧师的家(上图)就在教堂旁边,房屋建于1773年。由于是新教,牧师可以结婚生子。牧师的妻子是一位中学英语老师,两人有一子一女。每天早上,牧师第一件事就是把他的一对儿女送到一百米外的幼儿园。



村公署(上图)位于在教堂旁边一栋用茅草做屋顶的房子里,这种茅草屋顶的房子在村里已经很少见。村公署只有几个非全职的工作人员,管理着村里的事务。在五公里外的乡里(类似于中国的乡,管辖下面十几个自然村),那里有十来个全职工作人员,包括行政人员和警察。



村里有一所幼儿园(上图),这个幼儿园接纳本村和附近五个自然村的小孩。幼儿园是收费的,德国的免费教育只从小学开始。村里没有小学,上小学要到五公里外的另外一个大村庄,不过每天都有校车免费接送。



村里还有一所社区普通中学(上图),这所中学也是附近十几个村庄中唯一的普通中学。如果要上重点中学(德国叫文理中学),需要到十几公里外的小镇去。和小学一样,中学也不用交学费,也同样有校车免费接送。



村里的消防站(上图)成立于1891年,有两台救火车。没有专职的消防队员,靠的是义务消防队员,也就是参加过消防知识培训的村民。德国防火意识很强,每个自然村都有这样的消防站。



村医院(上图)是一个全科诊所,房子也是医生的家。一层是诊所,二层住人。村里除了这个全科诊所,还有一个牙科诊所和一个理疗所。



村中心(上图)有一家药店,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因为医药分开,医院没有药房,所以药物需要到药店买。



上图为村邮局。因为业务不忙,所以这是一个每天只开半天的邮局。



上图为村养老院。由于人口老龄化以及家庭养老观念的改变,德国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养老院。



上图为村招待所。由于地处偏僻,一般来说客人不多。



开在村里的银行(上图)坐落在村中心,一层左下方那间为村理发店。



上图是村里唯一的超市,提供日常生活消费品。



上图是村里的花店,开在超市的街对面,提供鲜花和各种盆景。



这是村里唯一的饭店(上图),德国人一般是跟家人或亲友一起下饭馆,因公去饭馆的情况相对较少。



村里的驾校(上图)。对于德国的年轻人来说,17岁的生日礼物可能是参加驾校学习。



村里除了上面提到过的两条公路外,还有很多长短不一的街道,民居就分布在这些街道的两侧(如上图)。街道上有路灯,和城里的街道相似。因为节能和实用,村里的民居基本上都是两层结构,第一层是客厅厨房,第二层是卧室。


关于这个村庄,再加上几句话。除了几家农场主,村庄里居民的职业和城市居民相差无几。有政客、教师、科学家、售货员、司机、家庭妇女......其中不少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我个人觉得,中国和德国之间的差异,在乡村比在城市更明显一些。


一个德国小镇


接下来要说的是一个名字叫Bad Segeberg的小镇,它是德国石荷州Segeberg县的县城,有1.6万人口。Segeberg县有95个行政村(Gemeinden),每个行政村下辖几个自然村;县辖人口12万,面积为1344平方公里,比中国一般的县要小一些。



这个小镇始建于公元1134年,是12世纪德国莱茵河以东首批出现的中世纪小镇之一。上图为小镇一角。


县行政中心(一)


县行政中心(二)


Segberg县行政中心由老楼(上图一)和新楼(上图二)两栋大楼组成。除了财税局、法院和警察局外,该县的所有行政机构都在县行政中心,包括县议会,县政府等。


上图是县财税局,相当于中国的工商、税务和财政局。



除了县政府,这座县城小镇也有自己的镇政府。上图左边是老的镇公署,建于1606年,是小镇最古老的建筑,现在成了小镇博物馆;右边白色的那栋小房子是现在的镇公署。



Bad Segeberg始建于1134年,到了16世纪末期,小镇达到了上图的规模。图中的小山是一座石膏山,下面的岩石为石膏石(主要成分为硫酸钙)



现在的石膏山(上图)上,原来的城堡早已不存在。



上图是一口中世纪的水井,是当年城堡主人取水的地方,小镇唯一的中世纪遗存。因为石膏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这座石膏山在19世纪末期被疯狂开发,直到1920年结束。此后这座石膏山成了一座废弃的石膏石矿场。


1934年,为了庆祝建城800周年,这座废弃矿场的一部分被改建成了一个露天剧场(上图)。1952年,著名的Kai-maySpiel(一种露天的印第安戏剧表演)正式落户这里。后来这个剧场慢慢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拥有7500个位置,号称全欧洲最好的露天剧场。



上图为镇中心广场,广场周围是咖啡店、面包店或小商店。每周六上午,附近的农场主会来这里卖他们的农产品。节日的时候,这里也是主要的庆祝场所。平时这个广场空着,只有一些喝咖啡的市民在这里晒太阳。



小镇的步行街(上图)。步行街不长,最热闹的时候是周六上午,但等到周六下午四点之后,两边商店陆续关门,步行街便安静下来。



上图是县报社和它旗下的书店。另外小镇还有一个图书馆,四所中学和一所技校。



小镇火车站(上图)很小,只有站台,车票在车上卖。每个小时有一班火车经过,到五十公里外的汉堡市需要一个小时左右。



除了公共节日外,小镇每年还有几个自己独特的节日,包括土豆节和印第安文化节。上图是印第安文化节的场景。



和节日是的热闹截然不同,平时的小镇非常安静。上图显示的就是平日里安静的小镇中心的民居。


总之,尽管Bad Segeberg是个近千年的古镇,但留下来的历史遗存却很少,原因主要是忽视,尤其是在20世纪前。不过小镇的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后走上了正轨,慢慢成了现在这样一个适宜居住的地方。


一个德国城市


这里介绍的吕贝克(Lübeck)是德国北部石荷州的一个州直辖市(大概相当于中国的地级市)。吕贝克有21万人口,面积210平方公里。



上图是吕贝克鸟瞰图(从明信片翻拍的照片),中心位置为吕贝克老城。早在公元8世纪,斯拉夫人就在此居住,吕贝克这个词也来源于斯拉夫语Liubice,意为“快乐”。到公元11世纪,这里建立了城市,吕贝克成了德国在波罗的海的第一个港口,也因此成为中世纪时期的欧洲重镇之一。随着新大陆的发现,欧洲海上贸易的重心从波罗的海转向北海和大西洋,吕贝克的德国第一海港位置也让位给了汉堡。



荷尔斯顿门(上图)建于1477年,是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因为在汉莎联盟里的王者地位,吕贝克是中世纪时的欧洲重镇之一。由于保留有从13世纪以来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吕贝克老城在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吕贝克火车站(上图)距离老城大约一公里,有九个站台,主要运行短途火车。吕贝克南接汉堡、西临基尔、东面遥望罗斯托克、北面隔海连接丹麦。除火车站外,吕贝克还有一个小机场,曾经与几个德国和欧洲城市通航,但现在因为顾客稀少以及运营不佳而停运。



上图是吕贝克的市政厅及广场。这座始建于十三世纪的市政厅,在之后的几百年里不断扩建,而且在二战的时候幸运地没有遭到太大的损坏,这让它成为了各时期不同风格建筑的集合,包括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市政厅的广场上平时有一些小摊,卖吃的和旅游纪念品;节日的时候(比如复活节和圣诞节)则会布满摊位。



商业步行街在市政厅一侧,是一条不到一公里长的街道。



上图是一所中学,有着近600年的历史。中学没有校门,也没有围墙,面积不大,坐落在老城中心。这座21万人口的城市有7所重点中学,还有数量大致相当的普通中学。学生入学时自由申请,没有学区的限制,各学校的教学质量相差不大。在竞争生源的时候,学校展示的不是“高考”成绩,而是教学理念和特色。



吕贝克音乐学院(上图)。学院很小,就是一栋建筑。除了音乐学院,吕贝克的高等学校还有吕贝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院。和音乐学院一样,它们都没有围墙。



像大多数德国城镇一样,吕贝克有很多书店。上图是位于老城的一家专营古董书籍的老店。



上图左边的白色建筑是托马斯·曼的故居。托马斯·曼是吕贝克人,出生和生活在那栋白色房子里,让他获得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布登勃洛克家族》写的就是发生在那栋白色房子里的故事。除了托马斯·曼,吕贝克还有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分别是获得1999年文学奖的君特·格拉斯和获得1971年和平奖的总理维利·勃兰特,吕贝克同样也为他们建立了纪念馆。除了这些名人纪念馆外,吕贝克还有七个博物馆,包括上图右边的欧洲汉莎博物馆。



上图是吕贝克老城的民居。老城的街道依然保留了中世纪的结构,房子多为三到五层,是北德典型的红砖红瓦建筑。



上图是吕贝克老城外围的民居,大多是建于十九世纪的别墅。一般三到四层,有着典型的时代风格。



再外围的民居,一般建于20世纪,多为独栋别墅,以实用为主,没有了古典的建筑风格。



上图是新世纪的民居建筑,位于新区,有着较好的节能环保系统。


总体来说,吕贝克是一座宁静的城市,非常宜居。这座有着悠久和辉煌历史的城市在20世纪以前在文物保护上很不得力,很多古老的建筑(包括中世纪的城墙)都被破坏殆尽。不过建筑保护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得到重视,现在正越做越好。


一个德国都市


汉堡是德国第二大城市,也是德国三个直辖市之一,有着近900年历史。以这个面积440平方公里和180万人口的城市为中心,连同附近石荷州和下萨克森州的一些区域,一起构成了一个都市圈。



上图为汉堡市政厅,建于1897年,位于汉堡老城中心。市政厅的大门上用拉丁语写着:“继来者谨以尊严守护由先辈争取而来之自由!”



美丽的阿尔斯特湖(上图)位于老城市政厅附近,被誉为汉堡的明珠。这是一个在阿尔斯特河上人工造出来的湖,中间有条大坝把该湖分为内外两个湖。



市政厅旁的阿尔斯特河(上图)。天鹅是汉堡标志性的动物,它们在这里受到了特殊的待遇。



汉堡市位于易北河畔,虽然离入海口有110公里,但由于河道较深,可容大型海轮通行,所以汉堡港(上图)是德国第一、欧洲第二大的港口,汉堡也因此成为了德国的商业重镇。



汉堡中央火车站(上图)是北德的交通中心,连接北欧的枢纽,每天有着45万的客流量,是德国第一、欧洲第二大的火车站。火车站主体建筑长206米、宽135米、高37米。拥有14个双向站台,建于1906年。



作为港口城市的副产品,汉堡的合法色情业发达。上图是著名的圣保利的红灯区。



作为港口城市,汉堡在外来人口融入方面表现得非常宽容。在180万的汉堡人口里,大概30%的人有移民背景,其中外来民族最多的是土耳其人。市中心的火车站南侧就是一个外来族裔商业社区(上图)



汉堡老城民居,基本以五六层的楼房为主(上图)



位于市中心附近公园里的露天游乐场(上图)



上图为《明镜周刊》总部。汉堡不仅是德国的商业中心,也是文化出版中心,这里是多家杂志、报纸、电视台的总部。



汉堡有七所高等院校,其中最大的是汉堡大学上图)。和绝大多数德国大学一样,汉堡大学没有围墙,校园建筑分布在市内的多个地方。汉堡大学有四万左右的在校生,是德国最大的大学之一。建于1919年的汉堡大学在德国并不算著名的大学,但也先后产生了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看书是德国人的一个习惯,书店在城镇里很普遍。上图是位于市中心阿尔斯特湖边的一家书店。



汉堡中央图书馆(上图)位于中央火车站对面,在各市区还有分馆。



上图为汉堡工艺博物馆,位于中央火车站西南侧。汉堡有大大小小的博物馆80多座,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这些博物馆连同众多的歌剧院和音乐厅,使汉堡这座商业城市充满了文化气息。



上图为汉堡国际展览中心,有近九万平米的室内展区和一万平米的室外展区。每年有近40场展览,能够吸引12000名展商以及70万名顾客。



作为一座国际大都市,汉堡保持着多项世界纪录,比如汉堡是世界上桥梁最多的城市(大约2500座桥梁)。在众多的世界纪录里,最值得一提的应该是上图的汉堡微缩景观世界(Miniatur Wunder land,图片来自该景观的官方网站)。这个最初由几个微缩景观爱好者建立的的微缩景观世界,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同类的世界之最,也成了德国每年接待游客最多的旅游景点。



汉堡虽然有着近九百年的历史,而且从十六世纪开始就走向繁荣,但在这座城市繁荣发展的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历史古迹并不多。汉堡现存最早的建筑是一栋建于1676年的民居(上图左)。不过幸运的是,在20世纪中叶德国在文物保护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上图右为圣尼古拉教堂,虽然始建于13世纪,但现存的教堂是一座19世纪的建筑。建造教堂所用的砂岩石在工业污染严重的年代与酸雨发生反应变成了黑灰色。二战的时候,教堂曾被轰炸,只留下了残缺的钟楼。二战后,这座教堂废墟被保存了下来。现在看到这个教堂,人们不仅可以想起二战,还可以想起酸雨和空气污染,这些都是德国文明史的一部分。



在保存原有古建筑的同时,汉堡也在新建筑方面有着不错的投入。上图左是2016年建成的易北河音乐厅,底层的红色部分是由19世纪末的仓库改建的停车场,上面部分为现代建筑。这座原本预计于2009年完工的建筑因地基和设计造成的施工困难,拖延到2016年才完工,建筑成本也因此从原来的七千万欧元上涨到了最后的近六亿欧元,成了不折不扣的“钓鱼工程”。在咬牙坚持建成之后,这个新旧完美结合的建筑成为了汉堡的新地标,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工程都会如这般拖延,易北河上新建的一个地铁站(上图右)就提前完工并且节约了开支。


两座新建筑有一个共同点: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结  语


以上就是我镜头里德国的一个村庄、一个小镇、一个城市和一个都市。显然,我在选择拍摄主体的时候肯定做不到全面,难免也会带有一些主观的因素。但我依然衷心地希望读者能从这组照片里找到一些中德之间的差异。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点补充。在镜头里,从偏僻的乡村到繁华的都市,德国都显得宁静和谐,而且对文化的保护也做得很好,同时又不乏创新。现在的德国成为了欧洲的顶梁柱,德国制造也成为了高质量的代名词,所以用很多美好的词来赞扬德国,大概是不为过的。但对德国有这样一种赞扬——“德国干净、和谐、严谨、保障体系好……因为德国人的素质高”,我却不敢苟同。这句赞扬的前半部分我是基本认同的,不认同的是后半部分。


在拿德国人的素质高作为理由前,我们至少需要考虑一下这个民族曾经发动了世界大战,创造了灭绝人寰的集中营。这样一个在战争中罪恶累累的民族,如何建设出了今天这个和谐的国家?这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我个人看来,德国的发展主要应该归功于两个因素:制度和教育。一个平等、民主和有保障的社会制度能够让人发挥出各自的潜能,并把这些能量集中到社会建设所需要的地方。而一个成功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合格公民以及各项专业人才,则为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血液。


如果简单地把德国的美好归功于德国人的高素质,就会让人不愿意在制度和教育上去改变和提高。这种观点不仅过于简单,而且危险。


制版编辑 | 潺潺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