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笔记:化学是你 化学是我-深度-知识分子

饶毅笔记:化学是你 化学是我

2019/02/28
导读
科学,真好玩

北大化学教授周其凤任校长期间,曾经写了一首歌,但反馈不好。我认为是校长是为我受累,因为其中思维是化学、胃肠道是化学等都是我写的,至少是我在修改过程中强化的。


撰文 | 饶毅


交叉是生物学重要特征,神经生物学更是从很早开始就是交叉。神经的基本活动就是电活动,在16世纪被发现,而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主要是化学。


北大化学教授周其凤任校长期间,曾经写了一首歌,但反馈不好。我认为是校长是为我受累,因为其中思维是化学、胃肠道是化学等都是我写的,至少是我在修改过程中强化的。


我一点看不出问题,还认为可以通过歌词给大众科普。校长是代人受过。

我自己的化学基础很差。包括大学期间唯一补考的就是化学(虽然补考还有我几乎一个学期没上学的因素,但化学是我的弱项,长期的弱项)。


2007年回国到北大任职后,我很快意识到北大的化学很强,其中化学分析就很强。在基因组热潮中,我认为很多化学分析在生物学就没有做好,值得深入和广泛地在生物学应用现代化学分析(与合成)。


我曾经多次与化学老师合作。现在能找到2010年3月19日的一封电子邮件,发给化学的刘虎威老师,加上生物的两位老师,建议分析神经细胞到底分泌多少分子,其他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肌肉细胞……)能够分泌多少分子、哪些分子(“分泌组学”),也可以分析神经细胞到底本身有哪些分子(在可以分析的范围内)。


之后,我们还与来鲁华、陈鹏、陈兴、罗佗平、雷晓光、张新祥等化学老师合作和试图合作过。我估计大多数后来都对我们疲乏了。其中,很重要一部分是化学老师教育我、教育我实验室。失败和步履艰难的很多。


我们也跟着学了化学分析,甚至还购买化学分析的仪器。


因为这是我的弱项,也就伴随自信心很差。我们有结果,经常不信。我的担心有时可能影响了士气。不过,实验室一直坚持使用化学分析,而且有几位研究生不屈不挠,顶着我的无知,艰苦奋斗。


2019年2月27日,在实验室的讨论会(lab meeting,组会)上,一位研究生的工作需要很重的化学分析部分。我们在寻找一个化学分子,我们认为应该怎么找到,结果多种化学分析,这一分子Pr经常在检出的上下飘逸,说不清楚。而一个无关的分子Pi,很显眼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

在我们痛苦地认为又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突然想到,这个没有预计的Pi为什么不能是真的呢?再多想想,然后把几方面证据加起来,其实,很可能Pi才是对的。


我们一直在找的Pr,是另外一个实验室1992年提出的。而再查1992的文献,发现原来Pi也在单子里面,就是第二名,只是用第一名命名后,大家把其他都忽略了。实际上,我们的结果证明,第二名才是体内更真实的存在,而不是偶然。


这一分子,在我们不寻找的时候,“死命突出自己”,原因是,它才是真实的。


两个分子的部分结构


这也说明,其实实验室研究生的化学分析很好了,才会如此robust的结果。


这一研究,是踏破铁鞋无觅处(Pr),得来全不费工夫(Pi)。


科学,真好玩。


以上是27日下午记的。更好玩的是,学生还看到一个分子,她说名称很长。晚上我再问,11:08得到回答。名称确实啰啰嗦嗦,但我查了分子结构,这一查才发现,这一分子(Z),虽然与Pr、Pi名字看不出关系(Pr与Pi名称也无关系),但它们三个分子高度相似,分别只差一个C(碳)。


太好玩了。


其实我没有给自己记日记的习惯,只是以前给孩子记过比较长时间。



文章头图及封面图片来源:Henn Kim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遗传和分子神经生物学家、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知识分子》主编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