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道路上的淘汰率有多高?坚持5年,你就战胜了一半同行-深度-知识分子

科研道路上的淘汰率有多高?坚持5年,你就战胜了一半同行

2018/12/27
导读
压力山大的一年即将结束,且行且珍重


论文加一作,我只要写一篇;想起了未来,又写了第二篇

明知道论文像流水,管他去爱谁;我要美酒加咖啡,一杯再一杯


撰文 | 光头怪博士

编辑 | 一块肉饼


有多少人能从科学职业生涯中幸存下来?最近一篇文章在Twitter上刷了屏。


来自印第安纳和佐治亚技术学院的研究者们在PNAS上发表了名为《科学职业生涯版图的变迁:临时工的逆袭(Changing demographics of scientific careers: The rise of the temporary workforce)》的论文,分析了天文学,生态学,机器人学科过去30多年中的发表规律和职业生涯的“幸存率”,得到了一些完全不意外,但依然让人沮丧的结论。研究者们把同一年开始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的一批科学家记为一组(cohort,观察几年之后仍然从事科研的人数和比例。


如下图所示,研究者们从1960年起采集数据,并从两个维度进行了分类——


第一类是按科学家们在研究中的角色,分为主研究者(lead author,在职业生涯的任何一个时期有过主导项目的经历)和辅助研究者(supporting authors,从未主导过项目)。


第二类是按科学家们的“退圈”的时期划分为了五个等级:过渡者(transients,只发表过一篇一作),初级退圈者(junior dropouts),早期退圈者(early-career dropouts),中期退圈者(mid-career dropouts)和修炼完成的正经科学家(full career,意即最终在领域中”存活“下来的人们)。


两个维度的分类(图源:参考资料)


研究表明,在上述三个学科里,“幸存”毫无例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难了。原文用了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半衰期(Half-life”一词来描述这种趋势。


以天文为例,90年代初涉足科研的学者中,50%的人可以在学术界挺上20年;到了2010年前后,这个数字是……5年;换句话说,如果以博士二年级发表一作文章来算,一半的人到了毕业就离开了,此后的淘汰率应该依然如此……


反观生态学和机器人科学,半衰期也是半斤八两。


“半衰期”(图源:参考资料


随着论文数量高速通货膨胀,项目合作越来越大,我们越来越需要经过成熟科学训练的青年人才。然而学术界并没有准备好更多的博后和长期职位。使得这些青年人看上去和拿着寒酸工资,朝不保夕,缺乏安全感的临时工差不多。


研究者指出,第一作者的早期生涯活跃程度和“幸存率”十分相关。换句话说,对一作文章的“势利眼”在哪里都存在。然而即便如此,还是不足以确保这些一作们能够“幸存”——想想身边那些转行退圈的厉害角色吧!


当然这篇文章的表述并不完善。用“幸存”来描述留在学术界(或论文中所说的full career)其实并不恰当。此前有另一研究指出,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转行后的科学家们基本都会更快乐,并且收入更好。从这个角度来看,留在学术界无非是还想继续修炼,考验爱有多深


最近几年,学术界的求职压力愈发迫切。“怎么也要有12篇一作再来吧!”“有NatureScience就好咯!” 这都是笔者从身边人处了解到的“行情”。就算大家私下里都知道,数量未必代表质量(看看arXiv上每天那些无聊文章就知道了),NatureScience文章常常也有错,也是枉然。前人建立起来的筛选体系在短时间内不会轻易变通。


如果笔者在未来1-2年后能侥幸“活下来”,开始成为一个职业教育者,一定努力做到不默认学生会走上学术道路,而是注重更全面的培养,鼓励支持他们选择其他的职业道路。(小编:为你鼓掌


距离2018年结束还有5天

恭喜你在学术界又挺过一年

如果说人间不值得

那么科研呢?

欢迎与我们分享你的科研故事!


参考资料

https://www.pnas.org/content/pnas/115/50/12616.full.pdf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编者在原文基础上有所改动。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赛先生》微信公众号创刊于2014年7月,创始人为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成为国内首个由知名科学家创办并担任主编的科学传播新媒体平台,共同致力于让科学文化在中国本土扎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