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揭开DNA结构之谜的人即将访华 | 沃森的中国大计划-深度-知识分子

那个揭开DNA结构之谜的人即将访华 | 沃森的中国大计划

2017/03/23
导读
他要在中国建一个沃森生命科学中心和以詹姆斯·沃森命名的研究院。


詹姆斯·沃森中国行首场公开活动海报


编者按:

      诺奖得主、89岁的詹姆斯·沃森为什么来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建立一个世界一流的研究院,这样的目标能够实现吗?是海市蜃楼,还是经过努力以后有更好的办法可能做到?它对于中国的意义何在?很多问题的答案,需要假以时日才能揭晓。


撰文 | 叶水送

责编 | 陈晓雪



  


3月30日,89岁的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就要来清华大学校园,开始为期10天中国行的第一场公开活动。这一次,人们将有机会亲眼见到这位传奇的科学家。沃森此行,不是来中国旅行,也不是去看他与季茂业博士2007年在苏州工业园建立的冷泉港亚洲,而是要筹备一个更大的计划。



沃森的中国计划

 

说起沃森,人们可能最先想起他25岁就与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共同提出DNA双螺旋结构,34岁便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比杨振宁先生获得诺奖时年龄还小一岁。


实际上,沃森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贡献远不止于此,他一手将美国纽约长岛一所濒临破产的小实验室——冷泉港实验室,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分子生物学中心,让全球许多分子生物家如同“候鸟”一样,每年迁徙来此学习交流。20世纪末,沃森又领导了人类基因组计划(HGP),该计划的成功实施,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推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基因组学时代。


两位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意气风发,图片来自dnalc.org


201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纪亲自为耗资8亿英镑、以DNA双螺旋结构另一发现者——克里克命名的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揭幕。如今,高龄的沃森访问中国,即将带来一所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研究院。


《知识分子》了解到,沃森有意推动一个类似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 EMBO)的机构,即沃森生命科学中心,在中国深圳落地。该中心由中国科学家主导,进而推动亚太生命科学的发展。另一个目标是筹备“沃森研究院”,它将是沃森生命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注于癌症、免疫学、神经科学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


沃森研究院的筹建与一位在生物学领域颇有声望的科学家有关,他就是南方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傅新元。他在3月19日参加“博鳌生物医学论坛”时向《知识分子》表示,通过在冷泉港实验室工作过的季茂业博士,与沃森建立联系后,开始策划沃森中国行及筹建沃森研究院事宜。


傅新元喜欢留着一头长发,头戴毡帽,身披长大衣,俨然是一位颇有风范的艺术家,但实际上,他是JAK-STAT(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信号传导通路的最早发现者,该研究成果1993年被《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热衷于癌症研究的沃森,同样对STAT3通路感兴趣。傅新元在洛克菲勒大学的博士后导师James Darnell也凭借此,数度获得汤森路透的引文桂冠奖,成为诺奖得主的热门人选。


1982年,傅新元成为“中美生化和分子生物学交换计划”(CUSBEA项目)的首批赴美学者,该项目由著名华人生物学家吴瑞先生发起,由教育部牵头,先后实施了6年,共向国外输送了400余名年轻学者,如今他们中大部分人在生命科学不同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是时候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所了

 

在中国筹建沃森研究院,并非傅新元的首次创业。18年前,他曾参与创立清华大学基因组研究所。当时人类基因组计划临近尾声,科学家们迫不及待地迎接一个崭新的时代来临——基因组学时代。在那个群雄逐鹿、人才辈出的时代,谁都知道破解人类基因组的奥秘意味着什么,在2000年前后,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相继宣告成立。


2000年10月24日,即人类基因组计划宣布完成数月后,清华大学成立基因组研究所,十多位来自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杜克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华人学者加盟,傅新元出任该所的首任所长。

 

1989年,傅新元在洛克菲勒大学Darnell 实验室,图片来自傅新元博客


当时,清华基因组所蓝图的设计者们设想,将其建成一个像索尔克(Salk)研究所、巴斯德研究所那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机构。在研究所成立大会上,时任加州理工学院校长大卫·巴尔的摩(David Baltimore),亦是傅新元的同门师兄,前来做主旨报告。据记录,当时会场的走廊上都围满了热情的参会者。


清华大学基因组研究所,安在哉?在清华大学官网几乎没有这段历史的印迹,互联网上仅有少数几篇报道可见。傅新元回忆说,“那时候条件比较有限”,最终他并没有回国全职工作。


而在接下来的数年间,一大批优秀华人生物学家相继回国,改革、创建了若干一流的生命科学研究机构。而大约在同时,中国科研经费投入随着经济增长有了大幅度提高,科研实力整体有了极大改观。已经不再年轻的傅新元看到了人生“最后一个机会”——他踌躇满志,一直在为沃森研究院谋篇划图。


“现在中国科学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所谓Explosion(爆发性增长)的阶段”,他强调,中国是时候建立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研究所了。


“近些年来,我们见到国内科学家频频在 NatureScience以及Cell 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但系统性地研究一个领域的科学家非常少,而开创一个关键性领域则更是几乎没有。”傅新元说,“国内很多一流研究所有一个缺陷,还不是国际一流。”


研究所的国际影响力很重要。新加坡国立大学经常在亚洲大学排名第一,而日本东京大学总排第二名,傅新元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前者国际化程度更高。


“新加坡国立大学就像是哈佛大学一样,而东京大学几乎全是日本科学家。目前,中国的研究所里面几乎都是中国科学家,如果想真正地做到具有国际影响力,这样做是不行的。”傅新元表示,“我们希望美国科学家,欧洲科学家都来这里工作。这一步中国一定要走出去。”


傅新元继续补充道,“现在国家有财力、人才支持,其他方面也都具备了条件,所以建立沃森研究院是一个催化剂,它可实现中国建立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研究所的愿景。”



沃森研究院的机遇与挑战

 

20世纪50年代,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Cavendish Laboratory)人才济济,对科学的热情让许多学者聚集于此,聪明的人总是如同磁铁一样,相互吸引。彼时,一大批英国物理学才俊,以及全球顶尖的科学家前来做研究,其中包括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威廉·布拉格William Bragg ),以及来自美国的沃森,其国际化已初具格局。


战后的英国百废待兴,经济快速增长,上世纪50、60年代,英国迎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失业率只有2%,绝大多数工人都可享受到每年两周带薪休假的福利。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科学。年轻的沃森与克里克很多出色的工作,就是在这个时候完成的。


当下中国跟彼时的英国情况有些类似,经济快速腾飞,对科学研究不断加大投入。只不过,中国还没有一个诸如像卡文迪许实验室那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所。美国新总统特朗普上任后,对科学不仅毫无兴趣,同时大肆砍掉科研经费,很多美国科学家对此深感失望,认为美国科学将走下坡路,而崛起的中国正在努力追赶。


傅新元与沃森签约筹建沃森生命科学中心和研究院


“中国如果能把美国顶尖的科学家以及中国科研做出色的年轻科学家聚起来,这是一个大势。”傅新元表示,“一个好的研究所,能够让全球的科技精英趋之若鹜。沃森研究院就是这个杠杆的支点,能把各方具有认同感的人才汇聚起来,做一件伟大的事情。”


为了筹建沃森研究院,从去年10月开始,傅新元先后与沃森会谈了4次,“最后,沃森同意我们用他的名字命名,至于建在哪里,怎么建,我们将非常开放地去做这件事情。但沃森也说了,他建冷泉港实验室花费了近40年时间,而我想用5-10年的时间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院,这有些疯狂”,傅新元告诉《知识分子》。


眼下,傅新元手头上的主要工作是,如何建立一个由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组成的顾问团队,以及寻求更多企业家帮助。他表示,乐土集团目前已投入1.1亿元,作为创建沃森生命科学中心的启动资金。未来沃森生命科学中心以及沃森研究院的最终落地,傅新元表示仍“需要更多的学者和企业家帮助 ”。


已至耄耋之年的沃森,原本可以颐养天年,但如果建立一个以其命名的研究院,而且还是在欣欣向荣且科学正在快速上升的中国,或许将是其晚年生活的一抹亮色。然而,这绝不是一个轻松的挑战,沃森研究院的国际一流目标如何达成,考验着所有的参与者。


制版编辑:叶水送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