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真的有“嫦娥”和“广寒宫”,你知道在哪儿吗?-深度-知识分子

月球上真的有“嫦娥”和“广寒宫”,你知道在哪儿吗?

2018/09/24
导读
月亮上的最炫中国风

月球上有许多与中国有关的符号:一些撞击坑会以中国科学家的名字、地名、传说或者古代星官命名,还有一些地貌或区域与中国文化有关。

撰文 | 刘小鸥

编辑 | 一块肉饼


中秋前夕,一向大胆的SpaceX宣布了一个更加大胆的消息:他们即将用大猎鹰超级火箭(Big Falcon Rocker,简称BFR)把一位普通人送上月球轨道,绕月飞行一周。他们将其称之为“月球旅行者计划(Lunar Tourism Mission)”。


第一位月球“游客”的信息在2018年9月17日揭晓——日本亿万富翁前泽友作(Yusaku Maezawa)。如果不出意外,五年后,前泽友作将搭着这架能载多人的火箭进行绕月飞行。


BFR飞向月球的路线(图源:theverge.com)


人类上一次与月球亲密接触已经是四十多年前了。1961年至1972年间,阿波罗登月计划曾将24位NASA宇航员送上月球,使得它成为茫茫太空中留下人类足迹的第二个星球。


在中国,从传说中的嫦娥奔月,到古诗中的“欲上青天览明月”,古人对月亮有着太多的想象:广寒宫、玉兔、桂树……


然而梦想总是美好的,现实却十分“残酷”。真实的月球伤痕累累,大大小小的撞击坑遍布它的表面。不过科学家也有自己的情怀,他们给月球表面的各种地形都起了独特的名字。方便研究之余,命名本身也别有情调。


月球地貌命名的传统来自意大利神父及天文学家乔万尼•里乔利(Giovanni Riccioli)。他对月面学的详细研究和绘制都收录于著作《新天文学大成(Almagestum Novum)》。在书中,他用多位著名天文学家的名字命名了月面的撞击坑,将哥白尼、伽利略这一批重要的天文学前辈都刻在了月球表面,这些名字也大多都沿用了下来。


20世纪20年代起,国际天文学会(IAU)承担起了对月面地形命名的审批工作。虽然研究人员都可以向IAU申报命名,但一定的基本规则还是存在的:比如不能使用军事人物的名字,被命名的区域或地形必须要有科学研究价值。因此,现在的大部分撞击坑仍得名于著名科学家


乔万尼•里乔利绘制的月球地图(图源:commons.wikimedia.org)


广寒宫里的中国style

这些各有特色的名字中,我们能见到许多与中国有关的符号。最常见的自然是著名科学家的名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撞击坑会以地名、传说或者古代星官命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6个月球撞击坑最早以中国古代科学家或发明家命名。其中四个为对古代天文学有巨大贡献的学者:完善“浑天说”的张衡(Chang Heng)、绘制恒星图的天文学家石申(Shi Shen)、编制著写天文历法的祖冲之(Tsu Chung-Chi)及郭守敬(Kuo Shou Ching)。


万户撞击坑(Wan-Hoo)得名于对蓝天有执着的向往的万户。他把自己绑在椅子上,背后装上爆竹,制造出最原始的火箭。可惜的是,这次创举并没有什么太大突破,反而让他丧命。


高平子撞击坑(Kao)则是以近代天文学家高平子命名。这位天文学家早年曾推算出周代北极星位置。而后在我国多个观测台工作,主持研究并编算天文历法。


此外,月球上也真的有“嫦娥”。嫦娥(Chang-Ngo)撞击坑较小,位于古老而巨大的阿方索撞击坑内。另外还有一个较小的景德撞击坑(Ching-Te)得名于瓷都景德镇。

2010年,嫦娥探月工程的影像数据将三位中国科学家和发明家“送”上了月球:改进造纸术的蔡伦(Cai Lun),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Bi Sheng)和现代天文学家张钰哲(Zhang Yuzhe)院士。张钰哲院士在上世纪中叶曾担任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参与了人造卫星轨道等多项研究。于1976年发现的小行星“张(Chang)”同样得名于张院士。

2015年,“嫦娥三号”着陆区附近的三个较小的撞击坑被我国命名为:太微(Tai Wei)、紫微(Zi Wei)和天市(Tian Shi)。它们分别是古代星官中的“三垣”。

除了撞击坑,月球表面还有其他一些地貌或区域与中国文化有关。比如月球正面的两条月溪(一种狭长凹槽地形)分别被称为“宋梅”(Sung-Mei)和“万玉”(Wan-Yu),这是两个典型的中国女性名字。“嫦娥三号”着陆点周围的区域则被命名为“广寒宫(Guang Han Gong)”。该区域包含许多重要地貌,十分具有研究价值。


终于,月亮上有了“货真价实”的“嫦娥”与“广寒宫”——虽然它俩离得挺远的!


(图源:NASA)


参考资料

[1] https://planetarynames.wr.usgs.gov/SearchResults?target=MOON&featureType=Crater,%20craters

[2] https://www.spacex.com/webcast


文章头图及封面图片来源:sf.co.ua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赛先生》微信公众号创刊于2014年7月,创始人为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成为国内首个由知名科学家创办并担任主编的科学传播新媒体平台,共同致力于让科学文化在中国本土扎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