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是如何“占领”中国的?-专栏-知识分子

南瓜是如何“占领”中国的?

2016/11/22
导读
南瓜在16世纪初期由东南沿海和西南边疆引种到中国,在明代就完成了大部分省份的引种工作,在引种到中国的美洲作物中南瓜可谓是急先锋,不仅完全领先于番茄、辣椒等蔬菜作物,甚至比玉米、番薯等粮食作物更早的推广到了全国各地。


导言: 

      南瓜原产于美洲,作者之前已有《南瓜究竟源自于哪里?》进行介绍(关注科学春秋,ID:kexuechunqiu,回复“南瓜”即可查看)。根据方志记载,南瓜在16世纪初期首先引种到中国的东南沿海和西南边疆一带,作为菜粮兼用的作物迅速在全国推广。作者在文中重点考证了南瓜在中国引种的时间、路径以及明清、民国时期南瓜在中国的推广和分布情况,对南瓜在中国引种推广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研究。


撰文 | 李昕升(南京农业大学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 讲师)

责编 | 艾维


  


南瓜原产于美洲,学名Cucurbita moschata,Duch.,常见别名有倭瓜、番瓜、金瓜、饭瓜等。南瓜是我国重要的菜粮兼用的传统作物,在我国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南瓜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在我国栽培面积很广,全国各地多有种植,单产很高、产量颇丰。南瓜除了作为夏秋季节的重要救荒性瓜菜,还可作为饲料和中药材。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南瓜消费国和种植国,对南瓜史的研究很少。有学者系统研究了世界南瓜史; 有学者考证了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 。但对于南瓜在整个中国的引种推广史研究却是很少涉及。本文从历史地理学和科技史的角度,以明清民国方志、笔记等为基础,着重研究南瓜在中国的引种推广过程,并对南瓜在中国推广的影响做出分析。


一、南瓜引种的时间和路径


各种各样的南瓜。来源:Wiki


目前我国最早的南瓜记载见于元末贾铭《饮食须知》:“南瓜,味甘性温。多食发脚气黄疸。同羊肉食,令人气壅。忌与猪肝、赤豆、荞麦面同食。” 又见于明初兰茂《滇南本草》:“南瓜,一名麦瓜,味甘平,性微寒……” 。南瓜作为主要美洲作物,一般认为是在哥伦布1492年发现新大陆之后,同番薯、玉米等原产美洲作物,随着欧洲向美洲探险、殖民、宗教传播的高潮进而在世界范围引种推广的。但是以上两部古籍均成书在此之前,疑是后人窜入。

 

我国现存史料没有南瓜在前哥伦布时代栽培的记载,目前也没有南瓜的野生种在中国被发现,说明南瓜确是从国外引入。根据方志等史料记载南瓜最早引种到中国的时间和路径是在16世纪初期的东南沿海和西南边疆一带。方志是研究明代以来南瓜在中国引种推广重要史料。笔者以方志为基础整理出下表。


各省记载南瓜最早时间出处一览表

(点击查看大图)

注:河北含北京和天津,四川含重庆,江苏含上海。


南瓜在中国引种推广与其他美洲作物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个别省份基本上都是在明代引种的。各省最早记载南瓜的时间多处于16世纪中后期,福建、广东、浙江、云南四省甚至在16世纪60年代之前,而福建最早在1538年。方志记载时间肯定会晚于实际的栽培时间,因此南瓜引种至我国的时间应该在16世纪初期。


目前资料显示在16世纪就记载有南瓜的省份共15个。在这15个省份中,东南沿海的省份是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在华北沿海,近海是安徽、江西,云南在西南边疆,河南、山西、四川、湖北、陕西、湖南在内陆地区。南瓜在福建与云南最早记载时间仅相差18年,如果南瓜仅由一条路线引种,是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相距甚远的两地间推广并记载的,而且福建、云南之间相隔的众多省份最早记载时间均远远落后于两省。


南瓜引种到我国路径,根据方志记载可分为两条路线。第一条路线是东南海路,第二条路线是西南陆路,以第一条路线为主。东南海路,是南瓜首先传入东南亚,然后引种到我国东南沿海。西南陆路是南瓜传入印度、缅甸后,再进一步引种到我国西南边疆。


西南边疆地区南瓜最早见于兰茂(1397-1476)《滇南本草》的记载,成书之时哥伦布尚未发现新大陆,该书在清初之前一直以手抄本的方式在坊间流行,难免有后人托名兰茂增加内容。但本书现存最早的传抄本,汤溪范行准收藏的《滇南本草图说》十二卷,注明了是范洪在嘉靖丙辰年(1556)根据《滇南本草》原著整理而成,其中已有对南瓜的记载,所以南瓜至迟在1556年已经在云南引种栽培,而且很有可能是从缅甸传入的,隆庆《云南通志》、天启《滇志》均见南瓜记载。南瓜在云南向来有“缅瓜”之称,此称呼未见于它省,“南瓜,一名缅瓜” ,“缅瓜,种出缅甸故名” 。滇缅交流十分便利,滇缅间的通衢大道又称“蜀身毒道”,在云南段东起曲靖、昆明,中经大理,西越保山、腾冲、古永,可达缅甸、印度,《滇略》中描绘了滇缅大道的繁荣景象:“永昌、腾越之间,沃野千里,控制缅甸,亦一大都会也。” 缅甸也有栽培南瓜的记载,虽然没有缅甸明代栽培南瓜的记载,只有云南县知县周裕在乾隆32年(1767)远征缅甸有记载:“其余食物,有冬瓜、南瓜……” 。


东南沿海各省南瓜记载时间普遍较早。嘉靖17年(1538)《福宁州志》载:“瓜,其种有冬瓜、黄瓜、西瓜、甜瓜、金瓜、丝瓜” ,是我国对南瓜的最早记载,“金瓜”是南瓜常用别称之一,“江南人呼金瓜为南瓜” ,今天在福建也多称“金瓜”。“金瓜”虽有时不指代南瓜但此处却是南瓜,乾隆《福宁府志》载:“金瓜,味甘,老则色红,形种不一” ,根据性状描写确是南瓜,不只是乾隆《福宁府志》,历朝历代的《福宁府志》均未出现“南瓜”一词,事实上南瓜已经引种到福宁府(州)并以“金瓜”为代称,冯梦龙在崇祯10年(1637)记载福宁州的寿宁县“瓜有丝瓜、黄瓜,惟南瓜最多,一名金瓜,亦名胡瓜,有赤黄两色” 。浙江、广东也很有可能事从南洋引种的南瓜,浙北平原“南瓜,自南中来” ;广州府、肇庆府是南瓜在广东的最早登陆地区,“南瓜如冬瓜不甚大,肉甚坚实,产于南中” ,“南中”,比广东更南或是引种于南洋了,仅凭借此资料或许不能直接说明南瓜引种于东南亚,但是东南沿海各省对南瓜的记载均为全国最早,且明代的记载次数也为全国最多,我们有理由相信东南沿海是南瓜的最早传入地区,也很难想象引种于东南海路以外的其他路线,而且多数美洲作物的最早登陆中国的地点也均是东南沿海一带。


南瓜首先被哥伦布及以后的航海家陆续发现并被引种到欧洲。 1498年葡萄牙人到达印度,1511年征服马六甲,开始在东南亚建立殖民地,一些美洲作物开始传入南亚、东南亚。葡萄牙人从16世纪初开始便多次展开对华贸易,而且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往往能交易的物品都用来交易,南瓜可长时间贮存,适合参加远洋航行,所以南瓜可能由葡萄牙人首先引种到中国的广东、福建。 “葡人海上进展如此的快,他们已引进到果阿(印度西岸港口)的美洲作物在印、缅、滇的传播照理不会太慢” 。另外,中国与马六甲的交流在当时也很频繁,也可能由侨商直接从东南亚引种到东南沿海和西南边疆。


二、南瓜在中国的推广


南瓜的花。来源:Wiki


南瓜在首先引种到福建之后就充分发挥了外来物种的优势,乃至不逊于本土瓜类,迅速推广到与广西、广东的交界的山地,如建阳县、明溪县,但在明代用于供佛,不作为主要食品,以漳州为甚,“圆而有瓣漳人取以供佛,不登食品” 。入清南瓜已经是“处处有之” ,乾隆《福建通志》中已有十府记载南瓜。台湾南瓜通称“金瓜”,康熙《诸罗县志》始有记载:“金瓜,一名南瓜,种出南番” ,未知是从福建引种还是欧洲人引入,惟栽培比较普及、推广比较迅速,南瓜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平原,东部山地栽培很少。


广东同样较早在沿海地区引种南瓜,广州府的新宁县、新会县分别在嘉靖24年(1545)、万历27年(1609)载有“金瓜”,而且名称一直沿用至光绪年间未出现“南瓜”一词,而接壤的香山县载“金瓜,俗名番瓜,色黄” ,乾隆《肇庆府志》载:“南瓜,又名金瓜” ,都证明金瓜在两府指代南瓜。肇庆府最北与广西交界的封川县明代也见有南瓜记载。南瓜在清之前主要集中在广州府、肇庆府、高州府和雷州府。清代以来南瓜记载更加丰富,沿海各府均有。南瓜在海南只在近海平原从康熙以来持续种植,作为一般蔬菜“各属亦有之,惟出产不多,尚无输出” 。


南瓜在中国方志记载次数对比表


浙江在明代记载南瓜就达21次之多,广泛分布于浙东、浙西的平原山地各个州县,仅从方志记载地区来说,在明代东南沿海各省中推广范围最广。浙南温州府一带的南瓜可能引种于闽北的福宁府。在明末已经从沿海各府推广到与安徽、江西交界的开化县。康熙《东阳县志》载:“明万历末应募诸土兵从边关遗种还,结实胜土瓜,一本可得十余颗,遂徧种之,山乡尤盛,多者荐食外以之饲猪,若切而干之如蒸菜法可久贮御荒” ,可见浙中南瓜可能引种于边疆,可御荒可饲猪,适合在多山的浙江广为种植。南瓜在浙江推广之后,便通过京杭运河向北推广,所以宿迁县虽处苏北却较早引种(仅慢于丹阳县),宝应县、江都县、沛县等运河沿岸先后在万历年间栽种南瓜。明代除了京杭运河沿岸,太湖流域、长江下游南瓜栽培比较集中。入清之后南瓜栽培开始向苏北扩展,盱眙县、大丰县、东台县均见记载。总体来说南瓜在太湖流域最受青睐,“南瓜,此数种,几无家不种” 。


江西明代栽培南瓜的地区主要位于赣西北一带,很可能引种于福建。因为明末赣西北的流民活动日渐明显,以闽省流民居多,清初南瓜栽培依然主要集中在赣西北一带。康熙年间赣东南的赣州府,随着客家流民接踵而至,南瓜也开始进一步推广。“南瓜,俗呼北瓜,又名番瓠,种出南番,转入闽浙,今处处有之” ,反映江西从福建引种并逐渐完成推广的情况。湖南万历末年方引种南瓜,比江西晚30多年。谭其骧先生认为湖南人主要来自江西,而且江西北部之人大都移湖南北部, 在明代“江西填湖广”的趋势下,先引种南瓜的赣北很可能将南瓜带到湘北的辰州府。明代记载南瓜虽然很少,但经过半个世纪以上的推广,到康熙年间广泛分布在湘东和湘南一带。乾隆年间长沙府成为重要产区,“南瓜,湘潭株洲产最多,俗又呼为北瓜” ,湘西北晚清逐渐普及南瓜。安徽南瓜的最早引种地点是西北部的亳州,亳州可能从江苏引种。嘉庆《宁国府志》载:“饭瓜,即南瓜,宁国向无此种,明嘉靖中仙养心官淅之严州,归携种植之,味甘可代饭,今六邑俱有” ,表明安徽南瓜又从浙江严州引种。安徽在清初除了中部的六安州、庐州府和广德州的部分地区没有引种南瓜,其他十府已经遍种南瓜。晚清以来缩小种植范围至皖南地区。


山东南瓜传入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江浙一带海运和运河。南瓜最早记载的青州府濒临渤海黄海两大海域,引种虽早,但发展缓慢,整个山东东部在明代也只有几处沿海府县栽培南瓜,如福山、即墨、沂州。山东入清之前共记载南瓜25次之多,为各省之最,绝大部分集中在运河一带和黄河下游地区,几乎无县不种,入清以来山东各地均有栽培,成为主要食量,充分利用了丘陵山地。河北引种南瓜主要是运河经山东至河北南部,《本草纲目》载:“南瓜种出南番,转入闽浙,今燕京诸处亦有之矣。” 包括顺天府在内的河北南部尤其是运河沿岸、海河流域在明代已经广为种植。乾隆年间《红楼梦》多次记载“倭瓜”,可见南瓜在河北的流行程度。清中期以来南瓜向长城以北的河北地区推广,民国时期“张北、怀安、龙关、万全、康保、宣化、逐鹿、阳原、延庆、沽源、赤城均产” 。从方志记载次数来看,几乎康熙以来的任何时期河北都领先全国。


东北地区的南瓜,多系关内的山东、河北等地的移民“闯关东”引种。辽宁引种的最早,在康熙16年(1677)已见于记载,随着关内移民的增加,光宣年间大面积推广,“倭瓜,种出东洋,今为常蔬,种者甚多” ,充粮作用日益明显,在辽宁全省具有栽培。黑龙江与吉林在辽宁后相继引种,黑龙江为流人首先引种,“流人辟圃种菜,所产惟……王瓜、倭瓜” ;吉林虽然在光绪年间才引种南瓜,但迅速开始推广,吉林、黑龙江的南瓜推广还是主要从20世纪开始,到了民国南瓜在吉林已经“为普通食品,境内多种之” ,主要沿松花江、辽河和长白山南麓栽种;在黑龙江南瓜也是“农家冬日之常食也” ,在松嫩平原中部、东流松花江中游支流流域比较集中。


云南的南瓜栽培分布是从与缅甸邻近的永昌府、大理府向东扩展,基本沿滇缅大道分布,也可反映南瓜引种于缅甸。在清初已经遍布云南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且“番瓜如斛大,重至有数百斤者” 。“麦瓜即南瓜,江南呼为饭瓜,滇中所产甚大,与冬瓜相似,市上切片出售,农庄家无不广植者,每至冬间家有数十百颗堆积如山,以供一岁之需” 反映了南瓜在云南的产销盛况。贵州在万历末年就从云南引种了南瓜,但发展缓慢,乾隆之前仍局限在最初引种的黔东北一隅,乾隆年间在全省分散栽培,分布在乌江流域、珠江上游水系,清末民国时期,南瓜已在大部分地区栽培。广西在康熙《阳朔县志》之前尚无南瓜记载,最初记载南瓜地点在西部的泗城府,应由云南引种;东部的桂林府应由广东引种,“种出交广,故名南瓜” 。根据雍正、嘉庆两朝《广西通志》记载,桂林府、平乐府、柳州府,也就是广西东北部是南瓜主产区。广西东南部、西南部乾隆开始只有零星栽培,全省范围直到民国才普及。值得一提的是南瓜别称、代称在广西最多,约有近20种。


四川在万历4年(1576)就记载了南瓜,引种时间早于周边除云南外的其他六省,显然不可能是从长江流域引种,只能来自云南。这与何炳棣先生的研究不谋而合,何炳棣先生认为明朝重开茶马市是美洲作物向京师和中国内地输进的可能媒介之一,而茶马市南方的重点是在成都西南的雅安、荣经、汉源一带,或由云南土司向北京进贡,可能经过贵州北上,也可能大体沿着现在的成昆铁路北上。 明代记载南瓜的府县嘉定州(紧靠上述雅安三地)和营山县正好处在这两条路线的必经之路上。但是四川南瓜发展缓慢,直到康熙末年仍然局限在嘉定州和营山县所在的顺庆府,重庆府零星栽培,但从乾隆年间开始四川南瓜种植异军突起,在山区尤为明显,普及速度、栽培面积领先全国。笔者以为南瓜虽较早从云南传入四川,但长期停滞,川东、川南大部分地区的南瓜引种是从东南一路随移民入川而推广,即“湖广填四川”,民国《绵竹县志》的记载也反映这一史实:“南瓜,种出南番,转入闽浙,移种入蜀” 。到了嘉庆3年(1798)川西北高原都已经成为南瓜著名产地,“两金川俱出南瓜,其形如巨槖,围三四尺重一二百斤,每岁大宁巡边必携数枚去,每一枚辄用四人舁之” 。

湖北最西北的郧阳府在万历6年(1578)就成为了南瓜产区,“南瓜,俱竹山、上津、竹溪、保康” 。勋阳府是鄂、豫、渝、陕毗邻地区、秦巴山区腹地、汉江中游,云南土司向北京进贡的重要路线之一,从四川嘉陵江转汉水可直达南阳盆地,进而一路北上,故湖北南瓜可能引种自四川。但推广缓慢,直到康熙年间南瓜开始在北部汉水沿岸和南部长江沿岸广为种植,鄂南是通过长江之便从下游地区引种。到民国时期南瓜已经是湖北的“通产”。河南虽地处中原地区但早在嘉靖43年(1564)就记载了南瓜,时间在周边所有省份之前,邓州位于河南西南,豫鄂交界部,西通巴蜀,南控荆襄,邓州处南阳盆地,同样是云南土司向北京进贡的重要路线之一。南瓜引种后在明代发展较慢,清初推广很快,在河南各府都是常见作物。山西南瓜栽培始于隆庆2年(1568),南部的襄陵县,从河南引种可能性更大,到万历年间已经自南向北纵贯江西,同一时间推广速度之快远超其他省份,明代记载21次,万历《山西通志》就将南瓜列为全省级别重要瓜类。清初除了晋北的宁武府和大同府南部,南瓜在山西的推广覆盖率极高,直到民国栽培范围才有所缩小。


西北地区的陕西,最北的延绥镇志、西部的岐山县、东北的白水县均是在万历年间引种,三地距离较远,而且陕西周边省份南瓜记载最早时间均早于陕西,因此陕西可能是从不同地区多次引种,但最可能引种自山西。南瓜在康熙以来全省均有栽培,不过主要是在山区发展,到了民国时期有已经论亩大规模栽培 。宁夏、甘肃、新疆分别在在万历末年、康熙初年、乾隆中期始有南瓜记载,丝绸之路上的陕西岐山县万历19年(1591)引种南瓜,甘肃、宁夏南瓜应是从陕西经丝绸之路引种,乾隆之后集中在河西走廊和陇东南部分,尤其是陇东南分布相对广泛。新疆是多路径引种南瓜,不只从甘肃引种。乾隆29年(1764)抽调盛京地区的三千多名锡伯族官兵移驻新疆伊犁地区以加强该地防务,管兴才《西迁之歌》载:“带上故乡的南瓜种子吧,让它扎根在西疆的土地上……” ,因此新疆的南瓜可能引种自辽宁。另外,康熙51年(1712)图理琛奉命出使土尔扈特,行程过俄罗斯境,至萨拉托付 时载:“贩卖有……王瓜倭瓜”,那么乾隆36年(1771)土尔扈特部东归有可能将南瓜引种到新疆,也不排除更早的经丝绸之路从西亚引种到新疆的可能性。青海以畜牧业为主,直到民国时期南瓜“青海各县均产之” 。内蒙古邻近陕西、山西的呼和浩特地区在咸丰9年(1859)首先引种,但未向畜牧区深入推广。


南瓜在16世纪初期由东南沿海和西南边疆引种到中国,在明代就完成了大部分省份的引种工作,在引种到中国的美洲作物中南瓜可谓是急先锋,不仅完全领先于番茄、辣椒等蔬菜作物,甚至比玉米、番薯等粮食作物更早的推广到了全国各地。入清以来南瓜在各省范围内迅速普及,就全国范围来看,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逐渐成为南瓜主要产区。南瓜在全国的推广最终奠定了我国世界第一大南瓜生产国的地位。


三、南瓜在中国引种推广的影响


南瓜子。来源:Wiki


(一)发挥了救荒作用,缓解了人地矛盾


南瓜在凶年、饥岁充分发挥了救荒作用,“饭瓜宜上棚,南瓜形扁,北瓜形长,盖同类也。凶岁乡间无收,贫困或用以療饥,是宜弗绝其种” ;“饥岁可以代粮,先慈劝人广种以救荒” 。在粮食不足时南瓜便作为正餐,“南瓜即番瓜,黄老者佳,米贵之时以为正餐,颇熬饥” 。南瓜代粮比例十分之高,“南瓜,俗名饭瓜,贫民多植隙地储以御冬,可省菽粟之半” 。“农家比户种瓜,至秋红实离有,以北瓜补粟之缺” ,引自“田蔬”而不是“山蔬”或“圃蔬”,反映出了南瓜(在山西又称北瓜)“补粟”的重要地位。南瓜味佳,救荒方式多样,“蒸食味同番薯,既可代粮救荒,亦可和粉作饼饵。蜜渍充果食” 。在革命年代“红米饭、南瓜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的“瓜菜代”,南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紧张的状况。


(二)增加了经济效益


南瓜虽然与其他蔬菜相比并不昂贵,但因产量很高,收益比较可观。1949年之前关于南瓜的统计资料较少,但从一些零星资料可以窥见一斑。


民国6年(1917)奉天瓜类蔬菜种植面积与产量

资料来源:民国23年(1934)《奉天通志》卷一百十三《农业》


从民国奉天省的情况来看,南瓜栽培面积虽远不及黄瓜,但远超菜瓜、冬瓜,而且南瓜单产很高,亩产408斤,远超其他瓜类及大部分蔬菜,所以“圃人摘卖于市得值较多” 。


南瓜子也是重要的流通商品,至迟在道光年间“南瓜子、西瓜子同售于市” 。南瓜子是零食中的上品,“南瓜……子炒食尤香美,款宾上品也,茶房酒舍食者甚多,而宾筵则必以陕西之瓜子为贵” ,可见南瓜子的流行程度,陕西瓜子“为贵”,栽培南瓜必然带来丰厚的收入。民国时期还专门报道不同品牌南瓜子的价格行情,“南瓜子价俏:日新本牌(53元),衡州莲(42元)……成昌开出南瓜子数十包,肉实饱满,价开十四元五角” 。


(三)对农业种植制度的影响


南瓜虽然在我国大规模的种植,但与原有作物进行了很好的合作,丰富了我国多熟种植和间作套种的内容。南瓜的前茬可安排根茬菠菜,或早熟春播叶菜如小油菜、小白菜、水萝卜、茼蒿、甘蓝等,后茬可接种大白菜、秋菠等。 在城镇郊区可以分别与早春包菜、马铃薯、大蒜或葱头、矮生地豆、速生叶菜等蔬菜作物间作套种,在广大农村可与小麦、玉米和矮生豇豆等粮食蔬菜混合间作套种, 增加了夏播指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四)在中医方面的影响


清代以来,几乎所有本草类、医药类典籍都会记载南瓜,南瓜药用价值很高,为我国中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李时珍认为南瓜“甘,温,无毒……补中益气” 。南瓜全身是宝,“近时治鸦片瘾,用南瓜、白糖、烧酒煮服,可以断瘾云” ; “南瓜蒂……昔人曾用以入保胎药中,大妙”,“(南瓜)瓤连子装入瓶内,愈久愈佳,凡遇汤火伤者,以此敷之,即定疼如神”。 “南瓜根,专治一切火淋火症,行大肠气胀解烟毒;南瓜花,性凉,治咳嗽提音解毒又达痼疾。” 


(五)在文化方面的影响


南瓜在我国的本土化过程中诞生了“南瓜精神”,即“不争论”,映鉴着信心、信念之坚定,同时还代表了艰苦朴素的精神和不忘根本的精神。此外,南瓜在文学创作中深受文人爱戴,早在万历年间《西游记》第十回中就提到了“刘全以死进贡南瓜”的故事;《红楼梦》及其各种后传、续传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到南瓜;清末吴趼人在《情变》第一回中大篇幅的叙述了南瓜救荒的故事。在今天,随着西方节日文化的传入,南瓜灯日渐流行。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还是我国毛南族的南瓜节,农历八月十五日则是广西侗族的南瓜节。


参考文献:

  1.   张箭:《南瓜发展传播史初探》,《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2.   李昕升,王思明,丁晓蕾:《南瓜传入中国时间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3期。

  3.   (元)贾铭:《饮食须知》卷三《菜类》,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年,第27页。

  4.   (明)兰茂:《滇南本草》卷二,云南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30页。

  5.   详见拙作《南瓜传入中国时间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3期。根据笔者的相关考证,仅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并不能排除两部成书于1492年之前古籍对南瓜的记载不是后人窜入。

  6.   雍正3年(1725)《顺宁府志》卷7《土产》

  7.   光绪21年(1895)《丽江府志》卷3《物产》

  8.   (明)谢肇淛:《滇略》卷4《俗略》

  9.   (清)周裕:《从征缅甸日记》,转引自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8卷,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86页。

  10.   嘉靖17年(1538)《福宁州志》卷3《土产》

  11.   民国11年(1922)《福建通纪》卷83《物产志》

  12.   乾隆27年(1762)《福宁府志》卷12《物产》

  13.   (明)冯梦龙:《寿宁待志》卷上《物产》,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5页。

  14.   崇祯11年(1638)《乌程县志》卷4《土产》

  15.   崇祯6年(1633)《肇庆府志》卷10《土产》

  16.   详见拙作《航海科技的发展与南瓜在欧亚的传播》,《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17.   同上

  18.   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根食生产的影响(二)》,《世界农业》,1979年第5期。

  19.   崇祯5年(1632)《海澄县志》卷11《物产》

  20.   康熙22年(1683)《宁化县志》卷2《土产》

  21.   康熙56年(1717)《诸罗县志》卷10《物产志》

  22.   乾隆15年(1750)《香山县志》卷3《物产》

  23.   乾隆25年(1760)《肇庆府志》卷22《物产》

  24.   民国22年(1933)《海南岛志》卷13《农业》

  25.   康熙20年(1681)《东阳县志》卷3《物产》

  26.   民国7年(1918)《章练小志》卷2《物产》

  27.   同治13年(1874)《永丰县志》卷5《物产》

  28.   谭其骧:《长水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00-360页。

  29.   乾隆22年《湖南通志》卷50《物产》

  30.   嘉庆20年(1815)《宁国府志》卷18《物产》

  31.   (明)李时珍,李经纬等校注:《本草纲目》卷28《菜部》,辽海出版社,2001年,第1029页。

  32.   民国24年(1935)《察哈尔省通志》卷8《物产编之一》

  33.   宣统元年(1909)《海城县志》1卷《物产》

  34.   (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卷8

  35.   民国23年(1934)《梨树县志》第6编 卷1《物产》

  36.   民国8年(1919)《拜泉县志》卷1《物产》

  37.   (清)陈鼎:《滇游记》1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7页。

  38.   (清)吴大勋:《滇南闻见录》下卷《物部》

  39.   民国24年(1935)《恭城县志》第4编《产业》

  40.   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根食生产的影响(二)》,《世界农业》,1979年第5期。

  41.   民国9年(1920)《绵竹县志》卷8《物产志》

  42.   (清)李心衡:《金川琐记》卷3《南瓜》

  43.   万历6年(1578)《郧阳府志》卷12《物产》

  44.   民国18年(1929)《横山县志》卷3《物产志》

  45.   锡伯族简史编写组:《锡伯族简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10页。

  46.   萨拉托夫(Саратов),今俄罗斯一州,位于东欧平原东南部,伏尔加河下游,东南与哈萨克斯坦接壤。

  47.   民国34年(1945)《青海志略》第5章《农产》

  48.   (明)涟川沈氏,张履祥辑补:《沈氏农书》下卷《补农书后》,中华书局,1956年,第36页。

  49.   (清)王学权:《重庆堂随笔》卷下《论药性》,中医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92页。

  50.   (清)刘汝骥:《陶甓公牍》卷12,宣统3年(1912)刻本。

  51.   乾隆29年(1764)《诸城县志》卷12《方物考》

  52.   同治13年(1874)《阳城县志》卷5《物产》

  53.   (清)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1卷《蔬食类》,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40页。

  54.   民国29年《息烽县志》卷20《方物志》

  55.   (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卷29《群芳类》,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696页。

  56.   民国20年(1931)《宣汉县志》卷4《物产志》

  57.   商情报告(二十五年五月二十一日):《南北货》商情报告,1936年第516期。

  58.   吕启愚等:《冬瓜、南瓜、苦瓜、丝瓜》,北京出版社,1987年,第94页。

  59.   张世田等:《南瓜 西葫芦 笋瓜》,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第22-24页。

  60.   (明)李时珍,李经纬等校注:《本草纲目》卷28《菜部》,辽海出版社,2001年,第1029页。

  61.   (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卷5《蔬类》,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301页。

  62.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卷8《诸蔬部》,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第337页。

  63.   (清)佚名:《分类草药性》,宣统3年(1912)诚德堂刻本。


原文发表在《知识分子》旗下科学史微信公号《科学春秋》(ID:kexuechunqiu)。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在科学中寻觅历史,在历史中思索科学。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